成都车展:中型SUV,长安马自达EZ-60震撼登场,提供增程-纯电
成都车展的镁光灯下,长安马自达终于揭开了它的全新面孔——EZ-60。
它来了。
带着电的呼吸,混动的脉搏,还有马自达那点不肯妥协的魂。
这是一台中型SUV。
却不像传统SUV那般臃肿。
4850毫米的车长,2902毫米的轴距,线条是溜背的。
是轿跑的俯冲感。
无边框车门一开——谁还在说马自达不会玩科技?
外观?
未来感不是贴上去的。
半封闭式中网,像是沉默的宣言。
分体式大灯,上眉是日行灯,锐利如刀锋。
下方远近光藏在保险杠里,克制。
不张扬。
但你一眼就能认出——这是马自达。
哪怕它不再执着于“魂动”那套曲线。
尾灯?
细长。
横向延展。
下方是“MAZDA”字母标识。
不再是车标。
是态度。
是告诉世界:我姓马自达,但我不走老路。
坐进车内。
你会愣住。
26.45英寸的巨幅中控屏——横贯整个仪表台。
像一块悬浮的玻璃。
信息?极简。
交互?流畅。
但最抓人的,是那个两幅式方向盘。
不是圆形。
是平底。
是赛车的影子。
怀挡在手边。
轻轻一拨,就出发。
前排扶手?对开式设计。
像打开一个礼盒。
电子后视镜?是的。
摄像头取代了玻璃镜片。
画面清晰。
风阻更低。
但这不是炫技。
这是为未来铺路。
温度在哪?
在细节。
在你不经意发现的地方。
比如内饰的配色——不是千篇一律的黑白灰。
是跳脱的。
是年轻的。
是告诉你:马自达也想和你一起“躁”一下。
动力系统。
双选择。
增程。
纯电。
纯电版——190千瓦,258马力。
CLTC续航,585公里或600公里。
数字够看。
但更关键的是调校。
马自达的电,会“有劲”吗?
会。
电机的瞬间扭矩,配上马自达引以为傲的底盘调校——
弯道?稳。
加速?顺。
没有突兀的推背,只有连贯的推进。
增程版呢?
1.5L发动机,72千瓦。
听起来不大。
但它不直接驱动车轮。
它只负责发电。
电动机才是主角——190千瓦,和纯电版一样。
纯电续航160公里。
日常通勤,用电。
长途出行,加油。
没有里程焦虑。
只有自由。
等等。
马自达不是一直坚持“创驰蓝天”?
不是执着于内燃机的精妙?
怎么也做增程了?
变了吗?
也许。
但内核没变。
你看它的底盘。
依旧是马自达的“人马一体”。
转向?精准。
悬挂?韧性十足。
哪怕它是电驱。
哪怕它有电池包。
它开起来——还是马自达。
这就是温度。
科技可以更新。
平台可以换代。
但驾驶的愉悦,不能丢。
有人说,现在的电动车,都长得一样。
屏幕越来越大。
按钮越来越少。
可开起来——像沙发在路面上滑。
缺乏沟通。
缺乏反馈。
EZ-60不一样。
它用电子后视镜、巨屏、无框门告诉你:我拥抱未来。
又用底盘、转向、油门响应告诉你:我尊重驾驶。
9月26日,它将正式上市。
价格?未知。
但市场已开始躁动。
20万级中型SUV战场,本就拥挤。
Model Y、深蓝S7、比亚迪唐……
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可EZ-60有它的底牌。
合资品牌的技术沉淀。
马自达的设计美学。
长安的本土化能力。
再加上——增程+纯电双线出击。
这不是简单的“油改电”。
也不是“电改油”。
它是从零开始的融合。
是马自达对中国市场的重新理解。
我们总说,传统车企转型慢。
可慢,有时是为了走得更稳。
当新势力在拼参数、拼智驾、拼营销时。
马自达在打磨底盘。
在调校转向比。
在思考——如何让电,也有“人味”。
这台EZ-60。
是答案吗?
至少,它给出了方向。
它不完美。
26.45英寸的屏幕,会不会反光?
电子后视镜,法规允许吗?
160公里的纯电续航,够不够用?
问题总有。
但敢于尝试,已是勇气。
车展的喧嚣终会散去。
镁光灯也会熄灭。
真正重要的是——当你握住那两幅式方向盘时。
是否还能感受到,车与人的连接。
科技,不该让人更孤独。
驾驶,本该是种享受。
EZ-60。
它不只是长安马自达的新车。
它是马自达在电动时代的一次“灵魂自问”。
我还能开得有趣吗?
我还能让人爱上驾驶吗?
它的答案,藏在每一个弯道里。
藏在每一次加速的线性中。
藏在那台1.5L发动机——安静发电的夜晚。
下一次更新。
我想聊聊它的试驾体验。
真实路况。
真实反馈。
不是参数。
是感觉。
你,期待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