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级智驾车的牌桌刚刚开局,就被上海搅了一锅粥。
眼看着上汽和华为签字笔还没放下,零跑就凑过来要分一杯羹。
你说这是行业剧?
不,这明明是现实版“抢亲”,主角配角全员下场,谁都不打算守规矩。
其实,最着急的不是企业,而是上海本地。
有人说魔都不差钱,真要轮到汽车这块蛋糕分起来,谁都不想只吃糖霜。
有时候,事情的走向和想象完全不一个画风。
最近走过南京那家上汽工厂,门口的保安大叔叼着烟,看谁都像是来“找工作”的。
厂区里静得能听见鸟叫,谁能想到这地方前几年还马达轰鸣,一票人靠着油车红利日子过得比年会还热闹。
现在呢?
油车市场像被抽走了骨头,连带着整个产业链都跟着发凉。
工厂停工的消息传出来,朋友圈一阵自嘲,大家都问,上海汽车城还剩下什么底气?
再看尚界那边,超级工厂像是按下了加速键。
审批、立项、开工……流程比外卖小哥还快。
市里的领导们盯着进度表,生怕一慢就被合肥、杭州、苏州这些老邻居甩开。
别说,上海这块“全国汽车城”的金字招牌,真不是随便能放下的。
每次看到外地新能源项目上线的新闻,身边同事都要咂摸两句,心里有点慌。
毕竟,汽车产业撑起的不只是GDP,还有无数人的饭碗。
说起来,华为在这场大戏里像个香饽饽。
上汽和零跑都盯着它的智驾系统,谁抢到谁就有底气冲刺15万级市场。
每家都把智能驾驶说得天花乱坠,仿佛下个月就能让你体验“闭眼过红绿灯”。
可谁都知道,智能驾驶不是光吹牛,得靠真技术真数据。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车销量涨了45%,上海却没能领跑,上汽的销量反而跌了8.7%。
油车市场更惨,打折促销都没人搭理。
一转身,朋友圈又刷到零跑和华为谈合作。
那种感觉,就像你刚抢到一张演唱会门票,后面突然冒出个黄牛,直接加价收走。
尚界的心情不用猜,估计是“心态已炸”。
你要问超级工厂批得再快,有没有底气和华为、零跑死磕?
说实话,智驾领域的水深得很,谁都不敢拍胸脯说自己能一骑绝尘。
政策给了绿灯,市场可不是让你一路狂飙的赛道。
其实这场风波,怎么看都像一场家族聚会。
老大哥上汽想守住家业,尚界是新晋小弟,零跑则是“不请自来”的远房亲戚。
每个人都想和华为搭伙,但真到分蛋糕的时候,谁都舍不得让一口。
行业里有老炮儿冷笑,说上汽转型慢,是被惯坏的孩子。
也有人盯着尚界“超级工厂”,背后是不是还藏着一堆PPT。
更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拿蔚来、小鹏的速度和上海比,连数据都能编成段子。
数据不会说谎,2024新能源车销量暴涨,合肥、杭州这些城市的产业链一环套一环,上海这边却有点“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身边做汽车的朋友有时候调侃,这年头卖车比卖房还费劲。
智能驾驶、超级工厂、审批加速,这些词背后是无数人的加班、无数次试错。
领导们开会,老板们熬夜,谁都不敢松懈。
失去“汽车城”的标签,上海的面子真是丢不起。
说到底,这场智驾争夺战更像是一场“谁先喊疼谁就输了”的心理战。
有人盼着尚界能一飞冲天,有人等着看上汽翻身。
更多人关心的是,上海到底还能不能保持“全国汽车城”的位置,还是要眼睁睁看着合肥、杭州轮番上分。
每次行业动荡,总有人觉得这次轮到“奇迹”了,可现实总爱开点小玩笑。
想想姚明当年进NBA,多少人不看好,最后还不是打成了传奇。
上海这回能不能做下一个“汽车姚明”?
没人敢打包票。
倒是那些工厂前蹲着抽烟的师傅们,才最能体会这场大戏的温度。
你说魔都真要丢掉汽车城的头衔,谁不心里咯噔一下?
说得再多,不如等下次新闻一出,看谁又成了热搜主角。
上海的汽车圈,热闹是常态,悬念才是日常。
你觉得,谁会是下一个爆点?
留言区见,各位看官说说,你站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