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世在即!徐工汉界轻卡,颠覆不止于“大”!

【商用车新网原创】

在“双碳”目标深入落地与城配物流需求激增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轻卡市场正从政策导向型向需求驱动型加速转变。如今,市面上的新能源轻卡产品花样繁多,但装载效率低、补能慢、续航焦虑等痛点依旧存在,很多用户对新能源轻卡的接受度依然有限。

察觉这一现状后,徐工汽车将用户诉求转化为造车目标,开发出全新车型——汉界轻卡,产品性能做到了多方位颠覆性突破。

近日,这款新车即将正式上市,它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下面就请跟随商用汽车新闻传媒一起先睹为快!

4.4m超长货厢 重新定义装载效率

“货厢大一点,多拉一点”——这是物流司机最朴素的愿望。在货运行业愈发“内卷”的当下,传统轻卡4.2m的货厢长度已难以满足用户的运输需求。当遇到大件货物时,硬塞容易导致货损,两趟跑则会增加成本。因此,徐工直接将汉界轻卡的货厢拉长至4.4m,在6m的车身总长内,打造出了行业最大货厢轻卡。

面世在即!徐工汉界轻卡,颠覆不止于“大”!-有驾

汉界轻卡货厢容积达到了21.3m3,这意味着,用户单次运输可多装载两排标准箱矿泉水,综合效率提升20%。

货厢扩容仅是第一步。徐工深知,若缺乏匹配的承载体系,超长货厢反而会加剧底盘形变风险。为此,汉界轻卡采用了双层700MPa高强钢车架,配合1500MPa高强钢轮辋与6+5高强板簧,形成“刚柔并济”的力学架构,底盘承载能力提升27%。

面世在即!徐工汉界轻卡,颠覆不止于“大”!-有驾

更加难得的是,这辆“大块头”并不笨重。其2850mm的车身高度能够避免车辆因道路限行导致的绕行成本与时间损耗。

这种“空间扩容+结构强化”的双重升级,无疑能为用户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而这,也是汉界轻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三电”系统全面革新 重塑高效运营逻辑

如果说装载能力是轻卡生存的基础,那么,“三电”性能则直接决定其能否在“人停车不停”的物流体系中立足。当前,新能源轻卡普遍面临充电效率低、电机能效不足、电控响应迟滞等瓶颈,日均运营里程难以突破300公里。汉界轻卡通过“三电”技术的系统性革新,正在改善这一现状。

面世在即!徐工汉界轻卡,颠覆不止于“大”!-有驾

补能效率层面,汉界轻卡标配2C高倍率充电,同时,可选双枪智充技术能够支持双充电口并行工作,达到最大充电效率,有效降低车辆对大功率充电桩的依赖。这意味着,在充电桩资源紧张的城市中,汉界轻卡能灵活利用不同功率的桩位,实现高效充电。配合4500次的电池循环寿命的设计,其电池残值率较上一代产品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电机方面,汉界轻卡搭载的最新一代扁线电机,在实际运营中,其97.41%的最高效率与92.26%高效区占比,使车辆能够长期维持在经济时速区间内运营,搭配节能大模型,百公里综合电耗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0%以上。

面世在即!徐工汉界轻卡,颠覆不止于“大”!-有驾

电控系统的升级则更能将电池和电机的性能充分发挥。电控最高效率达到99.6%,同时>85%效率占比达到94.19%,几乎全程处于高效状态,令整车运行更加省电。电控响应迅速,只需45ms即可令电机实现最大扭矩输出,超车更轻松。在山区坡道场景中,这一特征还能够降低电机过热风险,保障行车安全。

“快充、高效、耐用”的“三电”优势,也令汉界轻卡的运营里程得到明显提升,出勤率更高,真正做到“多拉、快跑”。

智慧座舱+智能管理 驾驶体验多元进阶

在超高工作强度与车队管理效率至上的当下,智能化体验也成为吸引用户购车的关键。徐工汽车的造车追求也并未局限于“装得多、跑得远”,汉界轻卡便做到了将乘用车的舒适度与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深度融合,让司机“开得省心”,让车队“管得高效”。

面世在即!徐工汉界轻卡,颠覆不止于“大”!-有驾

驾驶室方面,汉界轻卡引入了乘用化智能座舱。14.6英寸中控大屏、DMS疲劳监测、平地板布局、怀挡等设计,大幅改善了司机的驾驶环境,可有效降低驾驶疲劳感。

更深层的变革则来自软件。汉界轻卡搭载的XES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可实时感知载重、坡度等参数,动态调整能量回收强度,延长车辆续航。OTA升级更能远程迭代电驱控制算法与车身域控策略,这意味着车辆性能可随技术进步持续进化。

面世在即!徐工汉界轻卡,颠覆不止于“大”!-有驾

对物流企业而言,汉界轻卡搭载的车队管理系统能带来更大价值。通过实时监控车辆健康度、驾驶行为评分等数据,车队管理者可精准识别高风险司机、优化线路规划,提升车队调度效率。

为给用户创造更大价值,汉界轻卡的每一项升级都直击物流从业者的实际痛点。从装载效率到运营成本,从驾驶体验到车队管理,汉界轻卡志在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重新定义新能源物流车价值标准。

就在5月27日,这款颠覆性的“大”轻卡将正式上市,让我们共同期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