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汽车技术解析。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文章深入探讨悬架领域的一大黑科技——主动悬架。与传统的悬架系统相比,主动悬架通过引入电控系统,实现了对悬架运动的主动控制,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整车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主动悬架中的电控部件主要包括可调稳定杆、可变阻尼减震器、主动液压减震器和空气弹簧。这些电控可调部件的组合,能够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主动悬架系统,使减震器的阻尼大小和弹簧刚度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其核心目的是通过电控技术精确调节悬架部件,以适应不同驾驶场景,从而优化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能。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应用最广泛的可变阻尼减震器。这种减震器通过电控方式实现阻尼的灵活调整,而传统减震器的阻尼特性则相对固定。
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为了提升乘坐舒适性,我们往往希望减震器的阻尼值能够相对较小,以减少震动对车身的影响。而在过弯时,我们又希望减震器的阻尼值能够增大,以减小车辆的侧倾。传统的阻尼器很难同时满足舒适性和操控性的需求,而可变阻尼减震器则能够很好地平衡这两方面的性能。主动悬架的控制系统通过车辆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状态,并根据预设算法调整可变阻尼减震器的电流值,从而实现阻尼的精确控制。
实现可变阻尼减震器的主要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减震器中安装电磁线圈,并使用带有磁性的减震器油。当电磁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磁场力也会相应改变,从而影响流经电磁线圈的磁性液体所受到的阻力,进而实现阻尼值的调整。这种减震器在行业内通常被称为磁流变减震器。从外观上看,磁流变减震器与普通减震器区别不大,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上端有线束连接。
另一种方法是在传统减震器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内部减震油的流道大小,可以实现对减震器阻尼值的灵活调整。这种减震器被称为电磁阀减震器。有些电磁阀安装在减震器靠近筒底的位置,可以看到明显的圆柱形电磁阀;而有些则隐藏在减震器内部,只能通过活塞杆上的线束来判断其存在。
磁流变减震器通过磁场变化来实现阻尼的快速调节,但其成本相对较高。目前,磁流变减震器主要应用于高性能跑车,如兰博基尼等。而电磁阀减震器则因其较低的制造门槛而广泛应用于中低端车型,包括20多万的合资车以及如小鹏P7、蔚来ES6、红旗HS5等自主品牌车型。
观看本期介绍后,希望大家能够对自己的车辆是否配备主动悬架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不确定,欢迎留言咨询。喜欢我们的节目,请点赞、关注和转发支持。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为大家介绍其他类型的主动悬架技术。
同时,也请大家点击下方链接,观看与本期内容相对应的视频,感谢大家的支持!
温馨提示:可点击下方“视频链接”进入本期对应的视频,谢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