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深夜,月亮悄悄变红了。
这不是恐怖片开头,而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天象——月全食。从23点28分开始,我国全境的人都能看到月亮一步步“消失”,最后变成一枚悬在夜空的暗红铜币。民间叫它“血月”,听着瘆人,朋友圈里又开始冒出来老一辈的叮嘱:“血月不能洗头”“孕妇别出门”“夜里别盯着看,伤眼”。
可实际上,这不过是一场宇宙的光影游戏。
我刷到这些说法时,正坐在阳台小凳上,身边是我裹着薄毯的奶奶。
她眯着眼往天上看,嘴里念叨:“这红月亮,老话讲是要出事的。”
我笑了:“奶奶,这不是灾,是光。”
我打开手机,给她看一张图:太阳、地球、月亮排成一条线,地球的影子像只大手,把月亮轻轻拢了进去。月光穿过大气层时,蓝光被散射,只剩红光折射到月球表面——所以它红得像血,其实只是地球的“晚霞”投在了月亮上。
她听完,愣了几秒,忽然拍腿:“原来不是天狗吃月亮啊!”
我说:“天狗早退休了,现在是科学值班。”
她乐得直咳嗽,又抬头盯住那轮红月,像在看一场无声的电影。
楼下几个年轻人架着相机拍照,小孩在院子里蹦跳着喊“月亮变色啦!”——没人躲在家里,也没人烧香拜神。这一晚,整条街都成了露天天文台。
想起去年有个小学生写作文,说他看月食时害怕得直抖,问他爷爷:“天狗真把月亮吃了吗?”
爷爷说:“当然不是。”
三个字,斩断了千年的恐惧。
那孩子后来在作文里写道:“我长大了,要当宇航员,去揭开更多的奥秘。”
你看,一次抬头,可能就种下了一颗星星的种子。
所谓“血月”,从来不是灾兆,而是提醒。
它提醒我们,世界本无鬼神,只有我们还没看懂的光与影。
当迷信还在夜里低语,最有力的回应,不是争辩,而是牵着家人站到阳台上,说一句:“来,我给你讲讲月亮为什么变红。”
下次再听到“血月不吉利”,别急着反驳。
不如约上爸妈、带上孩子,泡一壶茶,一起看月亮慢慢变红,再一点点复圆。
有些光,照进天空,也照进心里。
信科学的人,眼里永远有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