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信高铁107公里卡三年:合康高铁博弈下,线路之争与跨省协调难题

合康高铁博弈下的随信高铁:107公里线路为何卡了三年?随信高铁这107公里的路,硬是走成了“九曲十八弯”。

随信高铁107公里卡三年:合康高铁博弈下,线路之争与跨省协调难题-有驾

作为合康高铁的关键一段,它一头连着随州南站,一头扎向信阳东站,本应是中部交通的“黄金纽带”,如今却卡在“预可研审查”这道关,动弹不得。这背后藏着的,正是我国跨省高铁规划里最真实的利益博弈。

随信高铁107公里卡三年:合康高铁博弈下,线路之争与跨省协调难题-有驾

2022年还是风光无限,随信高铁刚挤进国家“十四五”铁路规划,预可研招标就火速启动。可这份热闹没能延续太久,2024年下半年才磨完预可研报告,2025年2月上报国铁集团后,就彻底没了声响。

随信高铁107公里卡三年:合康高铁博弈下,线路之争与跨省协调难题-有驾

反观隔壁,襄阳力推的枣信高铁在两会上频频露脸,枣阳站扩建都快动工了,两相对比,落差着实刺眼。

随信高铁107公里卡三年:合康高铁博弈下,线路之争与跨省协调难题-有驾

线路走向之争,早把内部拧成了“麻花”。随州力挺的南线方案最舍得花钱,171.1亿元修107公里,就为了把广水这个39.81万人口的县级市拉进高铁网——要知道广水是随州唯二商品房销售、投资双增的地区,高铁对这里的意义不言而喻。中线方案打得是“经济牌”,少修35公里路,省下50亿真金白银,让随县直接受益。最有野心的是北线枣信方案,线路顺直得像把尺子,却要砸更多钱,本质是襄阳想借它巩固全国三大普通地级市铁路枢纽的地位。线路绕弯还是钱包缩水?这是道现实考题。

随信高铁107公里卡三年:合康高铁博弈下,线路之争与跨省协调难题-有驾

外部的“前后夹击”更让随信高铁举步维艰。枣信高铁手握“全生命周期收益高30%”的硬数据,还符合国家干线“取直原则”,襄阳这步棋走得稳准狠。南十高铁倒是先败下阵来,只因它可能分流汉十高铁35%的车流,被湖北直接按下暂停键,河南见状干脆转向商洛方向,南阳东站的道岔预埋件都拆了。更棘手的是跨省协调,河南一门心思扑在已进可研的南信合高铁上,信阳东站预留的西北接口,明摆着优先服务襄信方向,随信高铁成了“靠边站”的选项。

随信高铁107公里卡三年:合康高铁博弈下,线路之争与跨省协调难题-有驾

如今的格局越来越清晰:襄信高铁大概率要当合康主线,随信高铁得从“国家干线”退成“区域城际”,时速可能降到250公里。按照这个节奏,得等南信合高铁动了工,它才有望在“十五五”后期沾光,未来或许只能靠联络线跟襄信高铁搭上线。但随州也没坐以待毙,正忙着把项目跟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政策绑在一起,还琢磨着让省级财政挑大梁,减少对国铁资金的依赖。

随信高铁107公里卡三年:合康高铁博弈下,线路之争与跨省协调难题-有驾

“要想富先修路”的老话从没过时,但高铁修路从来不是“技术最优”说了算。随信高铁的困境,说白了是枢纽城市战略与地方发展需求的碰撞,是全局规划与局部利益的平衡。它未必会黄,只是需要换个定位重新出发。

随信高铁107公里卡三年:合康高铁博弈下,线路之争与跨省协调难题-有驾

那些年你家乡盼过的高铁,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波折?是早早通车带动了发展,还是至今仍在等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