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铁暑运发送1.26亿人次破纪录,高铁网络重塑出行模式

2025年铁路暑运刚刚结束,国铁广州局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据国铁广州局消息,暑运62天里,发送旅客1.2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微增1.3%,刷新了历史纪录。运输安全平稳,没什么大波澜。日均客流203.3万人次,小幅上升,反映出出行需求的韧性。

广铁暑运发送1.26亿人次破纪录,高铁网络重塑出行模式-有驾

客流结构这回有点意思,探亲、旅游、商务和学生流混在一块儿,7月中下旬旅游热启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和热门景点人潮涌动。到了8月中下旬,学生返校潮加入,和探亲、商务客流撞个正着,推高了整体流量。8月9日那天,发送量冲到242.7万人次,创下单日最高纪录。高铁成了绝对主力,管内高铁发送旅客1.05亿人次,占了大头。广深港高铁作为跨境动脉,发送跨境旅客606.8万人次,增长17.1%,据中国网报道,这显示大湾区互联互通在深化。

列车开行量也上去了,累计开行19万列,增开临时列车5877列,重点覆盖长沙—深圳、深圳—潮汕这些热门线路。运力调配看来是下了功夫。新开通的渝厦高铁渝黔段带来变化,长沙至重庆东直达只需3小时53分,中部和西南腹地连接更高效。深圳北到重庆东的夜间动卧节省11个小时,夕发朝至,像移动宾馆,适合商务和旅游人群。暑运期间,这条线发送重庆方向旅客142.5万人次,带动了沿线消费,旅游、餐饮、住宿都受益。区域经济联动被激活,不是虚话。

特色主题列车开了50多趟,银发、红色研学、书香等类型,覆盖乌鲁木齐、北京方向,服务4万人次。高铁加文旅融合,受欢迎。但回头想想,暑运高峰管理不易,客流叠加时运力压力大,尽管数据好看,背后是精细调度和基础设施的支撑。高铁网络扩张确实提升了效率,可未来还得应对突发客流和可持续性挑战。暑运成功,不代表没有改进空间。据国铁广州局分析,这种模式可能会成为常态,但需警惕过度依赖单一运输方式的风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