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忽悠了!几十万公里随便跑?陈震戳破车企测试假象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买车的时候,车企动不动就说“续航能跑七八百公里”,甚至还有号称能跑上千公里的?但等你真正开上路了,别说高速了,哪怕市区里开个四五百公里就开始焦虑得不行。这事儿,最近被陈震在一场直播里彻底揭开了盖子。

别再被忽悠了!几十万公里随便跑?陈震戳破车企测试假象-有驾

他说了一句话特别狠:“别再被忽悠了!那些几十万公里随便跑的数据,都是车企测试出来的假象。”

这话一出,评论区炸锅了。有人说是危言耸听,也有人拍手叫好,说早就该有人站出来戳破这个泡沫。那到底这些数据是怎么测出来的?又为什么和我们实际驾驶差这么多?

其实很简单,车企做续航测试时,用的是NEDC或者CLTC标准,听起来挺专业,其实就是一套理想化的模拟工况。比如匀速行驶、缓慢加速、空调不开、车也不载人……一句话总结:就是开着电动车去“养生”。

而我们普通人开车呢?堵车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夏天开空调冬天吹暖风,后排坐俩胖子,后备箱塞满行李箱,还时不时想来点推背感——这不是开车,是生活。

更夸张的是,有些车企为了刷成绩,还会对车辆进行特殊处理。比如把轮胎打足气减少滚动阻力,甚至拆掉一些不必要的部件来减重。有业内人士透露,某品牌在测试前直接拆掉了后轮驱动电机,只用前轮单驱跑完全程,硬生生把续航拉高了几十公里。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考试作弊?可问题是,这种“作弊”行为在行业内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

别再被忽悠了!几十万公里随便跑?陈震戳破车企测试假象-有驾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陈震还举了个例子,说他之前参加过一场纯电SUV的长距离续航挑战赛。主办方安排的是高速+城市混合路线,全程空调24度自动,车上三人加随身行李,结果实测平均能耗比官方标称高出30%以上。也就是说,原本宣传能跑600公里的车,实际只能跑到420公里左右。而且还是在不激烈驾驶的前提下。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有些厂商在宣传中会刻意模糊“综合续航”和“真实续航”的区别,甚至在官网显眼位置放一个“理论最大续航”,让人误以为这就是日常能跑的距离。

你以为这就完了?更绝的是,有的车企还会根据不同的测试标准打出不同的续航数据。比如在国内用CLTC标,到了欧洲就换成WLTP标,反正每个标准计算方式不同,消费者根本搞不清楚哪个是真的。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却没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原因很简单——销量导向。谁家的车标称续航高,谁就能吸引更多关注,尤其是在新能源车刚起步的那几年,数据好看就是竞争力。

不过现在情况开始变了。随着用户认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些“纸上续航”。今年年初,工信部已经明确要求车企不得再使用NEDC标称续航作为主要宣传指标,而是要统一采用CLTC-P(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作为参考依据。虽然这仍然不是真实路况下的续航表现,但至少是一种进步。

陈震在直播最后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电动车不怕虚标,怕的是大家都不说实话。”这句话说得真好。我们不是不能接受误差,但我们希望误差是在合理范围内,而不是动辄缩水30%甚至更多。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续航轻松突破800公里”的广告词,不妨多问一句:这是怎么测出来的?真的能在现实生活中跑出来吗?毕竟买车不是买手机,不是看参数就行,还得靠体验说话。

别再被忽悠了!几十万公里随便跑?陈震戳破车企测试假象-有驾

你说是不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