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乱象:0公里二手车背后的购车陷阱

近日,汽车圈“0公里二手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哪吒汽车和极氪汽车都深陷其中,引发网友热议。这背后,不仅暴露了部分车企和经销商的违规操作,也反映出汽车行业在转型期的乱象和监管的挑战。

“0公里二手车”究竟是什么鬼?

新能源车市乱象:0公里二手车背后的购车陷阱-有驾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刚上牌不久、行驶里程极低,但已经完成过户的车辆。它们就像披着“新车”外衣的“二手车”,价格比4S店便宜一大截,看似“捡漏”,实则暗藏风险。

“0公里二手车”的来路?

主要有三种:

出口套利: 先在国内上牌当“新车”,再以“二手车”名义出口,绕开监管和高额关税。

新能源车市乱象:0公里二手车背后的购车陷阱-有驾

车企冲销量: 为了美化销售数据,将未售新车注册为“二手车”出售,甚至骗取新能源补贴。

经销商冲业绩: 提前上牌充数,完不成销售目标就拿不到返点,于是“左手倒右手”。

“0公里二手车”的危害?

消费者权益受损: 购买这类车后,可能失去首任车主的质保权益,维权困难,转售价值低。

新能源车市乱象:0公里二手车背后的购车陷阱-有驾

新车市场受冲击: 价格差距过大,消费者持币观望,影响新车销售节奏。

行业竞争环境恶化: 不公平竞争,合法合规经营的企业和经销商面临压力。

如何避免踩坑?

三查: 查登记日期、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库存超6个月的车辆;查维修保养记录,确认车辆是否为试驾车或展车;查第三方检测报告,重点关注电池健康度、轮胎磨损、底盘损伤等指标。

新能源车市乱象:0公里二手车背后的购车陷阱-有驾

三问: 问清车辆是否为“0公里二手车”,问清车辆的真实行驶里程,问清车辆的质保情况。

行业需要破局:

官方二手车平台: 像手机厂商一样,车企官方推出二手车平台,提供官方检测、电池可换可升级等服务,保障车主权益。

新能源车市乱象:0公里二手车背后的购车陷阱-有驾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提高汽车保值率,降低“0公里二手车”的吸引力。

“0公里二手车”事件提醒我们,买车不能只看价格,更要擦亮眼睛,避免踩坑。同时,也期待行业能够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让消费者购车更放心。

#新车预报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