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6月狂卖1.8万辆,这数字背后,真不是靠运气。
你敢信吗?一个成立没几年的新能源硬派越野品牌,6月上险量直接干到1.8万辆,不仅刷新了自己历史记录,还一口气冲进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七名。更狠的是,它家的成交均价还超过20万元——这可不是走量的代步小车,而是正儿八经的“硬汉”车型。我第一反应是:谁在买?图个啥?可当我把钛3开上山路,把豹5丢进非铺装路面,我才明白,方程豹这波,是真把用户想要的“安全感”和“科技感”焊死在底盘上了。
一、钛3:A级纯电SUV里的“六边形战士”
先说钛3,6月上险量破12000辆,稳居A级纯电SUV前五。这成绩,说实话,让我有点意外。毕竟这个级别卷得像火锅底料,什么小鹏G6、深蓝S7、比亚迪元PLUS都在抢饭碗。但钛3凭什么杀出来?
我试驾那天,第一眼就被它的“方盒子”造型吸引。不是那种浮夸的肌肉男风格,而是线条干净利落,风阻系数却做到了0.29——你没听错,一个接近硬派SUV轮廓的车,风阻比很多轿车还低。这背后是大量空气动力学仿真和实车风洞测试的结果。工程师告诉我,车顶的导流槽、后轮拱的扰流板,都是为了“驯服”空气,降低能耗。
坐进车内,最打动我的不是大屏,而是座椅的人体工学设计。我身高1米78,连续开3小时山路,腰背居然没酸。后来才知道,座椅填充物用了三层复合发泡材料,支撑性和柔软度做了精细分区。这细节,很多豪华品牌都懒得搞。
动力上,钛3用的是比亚迪的e平台3.0,百公里加速7.3秒,数据不算炸裂,但实际开起来特别“跟脚”。我特意在山路上跑了几个S弯,车身侧倾控制得不错,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介入很柔和,不会突然切断动力让你措手不及。这说明调校团队下了功夫,不是简单堆参数。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能耗表现。在城市+郊区混合路况下,表显百公里电耗14.8kWh,实际续航达成率接近90%。要知道,很多标称600km的车,实际跑400km就不错了。钛3的秘诀在于热泵空调+能量回收标定优化,下坡时松油门,动能回收力度可调,我调到“强”档,几乎不用踩刹车。
用户老李跟我聊过:“我买钛3就是冲着它‘不虚标’。我从深圳跑到惠州,全程空调,表显掉电和实际里程基本一致,心里有底。” 这种“靠谱”,比任何广告词都管用。
二、豹5:新能源硬派越野的“守擂冠军”
如果说钛3是“城市猎手”,那豹5就是“荒野霸主”。6月再次拿下新能源硬派越野上险量第一,这可不是靠情怀,而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我开豹5去过川西,海拔3800米,零下5度。启动时,DMO超级混动系统瞬间输出550kW功率,1250N·m扭矩,推背感直接把你按在座椅上。最关键的是,电驱四驱响应速度比传统机械四驱快3倍以上。过交叉轴时,轮端扭矩分配几乎无延迟,脱困能力堪称“外科手术级”。
底盘是豹5的杀手锏。非承载式车身+前后双叉臂独立悬挂,这配置在30万以内几乎找不到对手。我在泥地里高速过弯,车身姿态稳得像轨道车。工程师说,悬挂衬套用了高阻尼橡胶,既能过滤颠簸,又不损失路感——这调校,没个几千公里路试根本调不出来。
智能化方面,豹5和钛3即将迎来OTA升级,重点是“天神之眼”系统的高阶智能泊车功能。升级后,系统能实现自动搜索车位、跨层记忆泊车、窄位泊车,甚至能识别障碍物动态移动,媲美L4级泊车体验。我在地下车库试过一次自动泊车,它居然能避开突然窜出的电动车,反应比我还快。
有车友问我:“硬派越野要这么多智能?不就该糙一点?” 我反问:安全和舒适,什么时候成了越野的敌人? 豹5的智能,不是让你躺在车里不动,而是让你在极限环境下,多一份从容。
三、横向对比:谁才是真正的“全能选手”?
我们拿钛3和两位对手比一比:深蓝S7和小鹏G6。
续航扎实度:深蓝S7标620km,实际打八折;G6标755km,但能耗偏高;钛3标550km,实际能跑500km+,能耗控制最优。
智能驾驶:G6的XNGP确实强,但城市覆盖率有限;深蓝的智驾偏保守;钛3的“天神之眼”即将OTA,泊车能力有望反超。
空间实用性:三车轴距都在2.9米左右,但钛3的后排地板纯平,中间乘客更舒服。
再看豹5,对手是坦克500 Hi4-T和仰望U8。
动力性能:U8碾压级优势,但价格百万级;坦克500动力强,但油耗高;豹5混动系统效率更高,续航更长。
智能化:U8的“易四方”技术牛,但日常用不上;坦克500车机偏传统;豹5的智驾系统更贴近用户日常需求。
价格:豹530万内搞定,坦克500接近40万,U8百万起步。性价比,不言而喻。
四、未来可期:钛7来了,会是“黑马”吗?
根据工信部信息,方程豹钛7即将登场,搭载“天神之眼B”激光雷达方案,意味着它将支持城市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从定位看,它介于豹5和豹8之间,预计售价25万到32万,最晚今年第四季度上市。
我猜,钛7会是一款“城市+轻越野”兼顾的车型。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让它能在城市里自动变道、避障、跟车,同时保留一定的非铺装路面通过能力。这不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全能SUV”吗?
但我也提醒大家:激光雷达成本高,后期维修贵。而且城市NOA依赖高精地图覆盖,目前全国能用的城市还不多。别被“L4级”宣传冲昏头脑,现阶段L2级辅助驾驶仍是主流,司机必须保持注意力。
五、理性消费:别被销量冲昏头
方程豹6月卖得好,是事实。但咱们买车,不能只看销量。我常跟车友说:车是工具,不是期货。你买它,是为了上班通勤、带家人出游,不是为了“抄底”或“升值”。
所以,我建议:
明确需求:你要越野?要智能?要空间?别被参数表忽悠。
亲自试驾:纸面数据再好看,不如开一圈来得真实。
关注售后:方程豹网点还在扩张,三四线城市服务是否跟得上?暂无相关数据,建议查官网或咨询当地经销商。
安全驾驶:再强的智驾,也只是辅助。手握方向盘,眼观六路,才是王道。
最后,我想抛个问题给大家:你觉得未来的硬派越野,是该坚持“纯粹机械感”,还是全面拥抱“智能电动化”?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挑几个问题,下期专门回复。
顺便说个花絮:我试驾豹5那天,遇到一位老炮儿车主,他开着老款普拉多,非要说“电车爬不了坡”。结果我默默把豹5开上45度泥坡,回头发现他愣在原地……科技的进步,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声胜有声”。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