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仅是表面!国产车企背后隐藏了哪些“硬实力”逆袭密码?

11月初的时候,几家有名的国产车企纷纷公布了10月销量数据,那场面看着还挺热闹。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几乎是一夜之间接连放出成绩。说实话,要统计的数据这么多,这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可真是不轻松。

销量仅是表面!国产车企背后隐藏了哪些“硬实力”逆袭密码?-有驾

咱们先聊聊为什么传统车企统计数据难度更大,说白了是因为它们的品牌线多,车型也堆得密密麻麻,相比那些造车新势力,干起来不是一个层次。有些造车新势力,它们一家的车型数用一只手都能数过来,销量嘛也不算高,大多维持在一万辆左右徘徊,数据整理对它们来说从工作量上来说,难度就低不少。但传统车企就得忙得团团转了,毕竟车型多,数据要梳理清楚才能服人。

那就跟大家聊聊这几家的表现吧。为了能有个清晰的对比,咱从销量最高的数据开始递减地聊起,来整理下这些车企背后的故事。

销量仅是表面!国产车企背后隐藏了哪些“硬实力”逆袭密码?-有驾

比亚迪:成绩傲人,海内外都不差

比亚迪10月拿下了44.2万辆的销量,这个数字放哪是都算风光吧,比上个月又涨了11.5%,更是刷新了今年的单月销量记录。旗下的王朝和海洋系列干得漂亮,卖了39.5万辆,至于新出来的方程豹,更是一口气拿下了3.1万辆有余的销量,增幅接近29%,这势头看着挺稳。

销量仅是表面!国产车企背后隐藏了哪些“硬实力”逆袭密码?-有驾

但海外表现才是真有点惊艳,10月它们在海外市场卖了8.35万辆,比去年涨了155.5%,就问你这个成绩单,一般的车企给整出来容易不?它家的豪华品牌也算开花了,腾势和仰望,分别卖了1万多和654辆,虽然仰望还在小步跑,但势头摆在那,值得期待。

吉利:年销过百万的速度冠军

销量仅是表面!国产车企背后隐藏了哪些“硬实力”逆袭密码?-有驾

再看吉利,这家伙也相当猛,10月卖了30.7万辆,直追比亚迪。这不仅是它今年单月最高纪录,还实现了连续8个月同比和环比数据都在涨。这事儿搁谁眼里,都是挺得劲的吧。

它不像那些一车挑大梁的车企,它是靠旗下那几个品牌齐发力。吉利品牌单月份额亮了,直接来了24.5万辆,其中它的“中国芯高端系列”贡献了11.8万辆,再看新能源品牌银河,也冲得很猛,单月就拿了12.7万辆,这表现确实让人能甭提了,而且还是年销冲百万最快的新能源车,各种数据都说明,吉利的计算和规划是真的细致。

销量仅是表面!国产车企背后隐藏了哪些“硬实力”逆袭密码?-有驾

奇瑞:低调有实力,但新能源稍显弱势

讲完两个大佬,我们得聊聊奇瑞了。它10月份卖了28.1万辆,这一成绩其实也不错的,毕竟传统车企里也算稳扎稳打。但它在新能源这块,确实被比亚迪和吉利拉开了差距,10月收入口袋的新能源车也才11万辆,这数字嘛,还得加把劲。

销量仅是表面!国产车企背后隐藏了哪些“硬实力”逆袭密码?-有驾

奇瑞和捷途依旧是家里的顶梁柱——奇瑞卖了17万辆,捷途5.9万。剩下的星途、iCAR和智界表现差点意思,但单月也分别进账了一两万辆的量,比如智界有1.28万,iCAR紧跟其后,卖了1.23万。

要说奇瑞的突出点,目前来看还是多品牌运作,这点跟比亚迪和吉利类似,但它的“新势力”基因稍弱。比方说新能源领域,无论是技术上的突破还是市场表现,都稍逊于比亚迪这类“新能源老兵”。

销量仅是表面!国产车企背后隐藏了哪些“硬实力”逆袭密码?-有驾

长城汽车:靠哈弗撑起一片天,魏牌成为惊喜

最后是长城,它10月总共卖了14.3万辆,虽然没法和比亚迪、吉利和奇瑞比肩,但这其实也已经是它历史上表现最好的一个10月了,着实值得庆贺。

销量仅是表面!国产车企背后隐藏了哪些“硬实力”逆袭密码?-有驾

哈弗依旧是主力军,10月它单品牌卖出了8.8万辆,最受欢迎的型号还是大狗和猛龙,听名字就挺接地气的。而它家其他品牌也有不小的增长幅度,像坦克、长城炮皮卡以及魏牌的表现还真挺亮眼,尤其是魏牌竟然涨了96%!不过欧拉有点不太给力,单月就卖了0.56万辆,这几百台的增加幅度,也就不太好拿出来说事了。

最后聊聊:车市局势与传统车企的出路

销量仅是表面!国产车企背后隐藏了哪些“硬实力”逆袭密码?-有驾

从这些数据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四家国产车企都各有亮点,比亚迪和吉利已经稳居头部位置,奇瑞仍保持不错的整体竞争力,而长城还有自己的“哈弗王牌”和一些新锐品牌在支撑。看着成绩单确实是亮点满满,尤其比亚迪和吉利,小趋势上都跑得顺风顺水。

但这些数据的背后,其实传统车企面临的压力还是挺大的,造车新势力虽然单月销量不太惊艳,但产品节奏灵活,市场推广逻辑也更具年轻人气息。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不少这种新势力车企都有抢“第一批试吃福利”的机会。

那么传统车企的路应该咋走呢?一味效仿新势力明显不是一个解决办法,飞机再快它也会有自己的局限嘛,对汽车市场来说,传统车企庞大的体系其实能带来更多技术底子和研发铺垫,这些都是能在新能源逼近后发力的点。也许未来是这样,传统车企并不只是单一竞速,而是以更全面和深度的服务站稳脚跟,这才是它们新的价值所在对吧?

行了,扯的有点远了,最后还是得说句,车企竞争确实不容易,数据漂亮归漂亮,但我们普通消费者看的更直接吧:车得开着舒服,省点油或电,还不能老坏,其他附加值嘛,算锦上添花。你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