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车配件龙头:营收超250亿,动力电池装机量全国第四

安徽汽车产业崛起:从零部件到整车,谁在领跑?

当一辆新能源汽车疾驰而过,你可能不会想到,它的电池、密封件甚至悬挂系统,很可能来自安徽。

安徽汽车配件龙头:营收超250亿,动力电池装机量全国第四-有驾

这个曾经以农业闻名的省份,如今正悄然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新高地。

去年,安徽汽车产量突破357万辆,占全国九分之一,仅次于广东;新能源汽车更是狂飙突进,产量达到168.4万辆,几乎翻倍增长。

更令人惊讶的是,安徽不仅整车企业云集——奇瑞、蔚来、比亚迪、大众等7家车企在此扎根,还孕育了一批全球知名的零部件巨头。

“隐形冠军”浮出水面

在《美国汽车新闻》最新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上,两家安徽企业赫然在列。

一家是低调的中鼎股份,你可能没听过它的名字,但它的橡胶密封件几乎装进了全球各大车企的车间。

安徽汽车配件龙头:营收超250亿,动力电池装机量全国第四-有驾

去年,中鼎的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超过25亿美元,同比增长7.72%。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家企业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密封件。

通过收购德国AMK公司,中鼎成功打入高端空气悬挂市场,成为捷豹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的供应商。

而在热管理领域,它更是拿下了宝马、理想、小鹏等车企的百亿订单。

另一家上榜企业国轩高科,则直接站上了新能源浪潮的潮头。

去年,它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冲进全国前四,全球排名第八,收入突破250亿元。

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企业,最初只是合肥一家不起眼的电池厂,如今却成为大众汽车的战略合作伙伴,甚至拿下了其标准电芯的量产订单。

安徽汽车配件龙头:营收超250亿,动力电池装机量全国第四-有驾

“黑科技”频出,安徽制造走向全球

今年5月,国轩高科的一场科技发布会震惊业界:全球首款单包116kWh的重卡电池、续航超1000公里的准固态电池、12年超长寿命的磷酸锰铁锂超充电芯……这些听起来像科幻电影的技术,已经进入量产倒计时。

更关键的是,它的首条全固态电池实验线已实现100%国产化,良品率高达90%。

“十年前,谁能想到安徽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一位行业分析师感慨道。

从安庆的车灯、马鞍山的电池材料,到淮北的陶铝新材料、黄山的汽车电子,安徽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全省1100多家规上零部件企业,正让“安徽造”加速驶向全球。

安徽汽车配件龙头:营收超250亿,动力电池装机量全国第四-有驾

下一个“汽车强省”还有多远?

随着奇瑞出口量稳居国内第一、蔚来合肥工厂产能爬坡、大众安徽基地即将投产,安徽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一位当地官员曾透露:“我们的目标不是简单拼产量,而是打造从研发到回收的闭环生态。”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

面对长三角的激烈竞争,安徽能否持续吸引人才和技术?

在智能驾驶、芯片等前沿领域,它又能否跑出新的“黑马”?

答案或许就在未来几年。

但有一点已经确定——在中国汽车工业的版图上,安徽再也不是配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