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车市销量新高,自主品牌逆袭,合资阵营遇挑战

买车的人都发现一件事没?今年8月份你家楼下是不是突然多了几辆全新的国产车,车标、车漆都明晃晃的,原来不爱露脸的吉利、长安、比亚迪一批批直接堆在小区门口停车位上了。要问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有啥“大势”在里头?我觉得这事值得琢磨琢磨。

8月车市销量新高,自主品牌逆袭,合资阵营遇挑战-有驾

首先你得先看数据。8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99.5万辆,历史同期新高。这不光是数字摆着的荣光,更是市场的风向标。我国现在车市已经不是*有没有人买*的问题,而是*你买谁家的*的问题了。以往动不动就吹合资车多香,现在呢,再看前十销量榜,自己数数:自主品牌牢牢把持大头,而且还把合资和外资摁得死死的。你说这是不是大趋势?

最猛的当然还是*比亚迪*。31.02万辆,唯一一家上30万的。虽然同比下滑18.3%,但好歹市场份额15.5%,近乎六辆车就有一辆它家的。可是,这数据在炫目的背后,也有点“踩了刹车”的味儿。什么原因?其实你仔细想,中国新能源发展十几年,爬坡过顶的感觉谁没感受过?前两年政策补贴、技术创新带着大家“飞”,搞到2024年后慢慢地新能源车市竞争就越来越血腥,比亚迪这个常胜将军也有点“进击的巨人”卷进巷战的无奈了。现在不是谁卖得多,而是谁能步子迈得更稳。说到底,比亚迪面对的不只是市场压力,更是创新和决策的拐点。

吉利这个月更是大显身手。一口气干到21.41万辆,同比增长57.2%,妥妥的“黑马”。为啥吉利这两年越干越劲?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家觉醒得早”。2023年吉利把新能源子品牌银河搞起来了,能看出来这家老牌车企“想明白了”:与其岁岁年年给合资牌子做陪衬,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搞新技术,整智能化,还专门设计银河这一套产品线,又和国际市场接轨,硬是找到了新增长点。你要问吉利为什么能涨这么多?我觉得就是一句话:转型够坚决,步伐踩得对点上。

再说长安汽车,也是千年老店之一,能在新能源浪潮里追涨24.4%,也算是熬出头了。它和吉利差不多,没有把老底子吃光,还能和新趋势接轨,好比一个中年大叔突然挥拳打出一记重拳,合资、外资都得躲一边。

不过,说到自主品牌,不得不提个“意外”——奇瑞销量下滑2.2%。这怎么看?表面上好像不太乐观,但其实奇瑞这些年的主意打在“出海”这块,海外本土化生产布局很快,将来要是真在国外闯出名头,这会掉的点销量,也许能换来全球舞台的大满贯。8月底人家还把上市申请狠狠砸在港交所,气势还是蛮足。

反观合资厂商,现在处境有点像“夹心饼干”。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丰田这些过去几十年不可一世的大佬,现在日子也没那么好过。销量小幅下滑,尤其德系、日系份额在往下掉。这咋解读?以前老百姓买车讲究个“皮实耐用”,看着外资脸有面子。可今天谁还在乎你是德国味道、日本血统?大家看的是智能化、配置、性价比。说句大实话,中国消费者的胃口现在养得越来越刁,不来点真东西,谁撬得动市场?老套路不行了。

而且你看,新能源渗透率55.2%创历史新高,这说明啥?就说明有人追风有人掉队。一切围绕着“谁能解决新问题”,谁就能领先。以往合资车安安稳稳卖老三样,现在新能源动不动智驾、大屏、软件OTA,消费者一边比车型,一边还比“带不带人脸识别”“能不能远程升级”。换句话说,汽车从“机械产品”变成了“科技消费品”,这转身慢半拍就会被拍下去。

都说现在是“自主品牌时代”,很多人觉得是不是我们“爱国情怀”发作了才捧自家品牌?我看根本不是情怀使然。其实这就是市场和技术的自然选择。比亚迪、吉利这些头部厂商厉害在哪?技术研发在国内一骑绝尘,成本还压得下去,不靠外国技术吃饭,这才是根本。比如电池、电控、芯片,有些能自己搞就坚决自研,不受制于人。你试想下,现在一辆车什么东西最贵?动力电池、芯片。不用进口,自己造出来,价格还能杀下来,这就是杀手锏。

8月车市销量新高,自主品牌逆袭,合资阵营遇挑战-有驾

说到海外市场,别看现在声势最浩荡的还是比亚迪、吉利这一批,中国品牌的“走出去”真不是一夜暴富。这事很难,需要慢慢累积口碑、技术、售后。吉利这些年拼了命在全球买买买,技术的宽度、市场的广度都在拓展。谁先站稳国际市场,未来谁就能借着全球化这股风继续飞。

其实,从整体走势看,中国车市到了一个“分水岭”。以前是合资品牌称王称霸,好车都得奔着大众、丰田、日产去。现在是“多强争霸”,自主品牌稳中有升,外资慢慢退居二线。相反,消费者眼里的“好车”标准早变了——以前叫“能跑、皮实、油耗低”,现在加上“智能、体验感、性价比”。花同样的钱,谁家配置高、体验流畅、玩得花样多,谁就能圈住心。

这背后还有个更大趋势——政策和产业链的整体升级。政府对新能源扶持方向没变,电池、充电桩这些基建越做越完善。只要方向不变,自主品牌肯定会越来越有底气。你说比亚迪跌了一点销量,就说“见顶”?我觉得大可不必。现在的市场不缺增长点,只是马太效应强了,小的做小,大的吃掉蛋糕。

未来几年,自主品牌还得再洗几轮牌。靠政策老本、走量或者赚快钱的那批,迟早会走下去,留下来的都是靠真本事的。你想想,大家都在说“金九银十”,9月销量惯性拉一波,实际上,九月基数也上得飞快,指望每个月都井喷已经不现实了。慢慢地,市场增长会回归理性,谁能抗住阵痛期,谁才能在涨潮后活下来。

最后,思考一个问题:以后我们为什么还要崇拜“大洋彼岸”的车?你掏两三十万,能买一辆配置拉满、技术领先的中国品牌智能汽车,还要不要去看什么“进口”光环?汽车的本质还是满足出行和体验,如果国产能做到更好,为啥不买账?你会发现,现在买车已不是过去的面子工程,而是货比三家查性能、拼科技。等哪一天,咱们自主品牌不光在销量上赢了一把,还在国际上把口碑做出来,那才是真正的中国汽车强大。

8月车市销量新高,自主品牌逆袭,合资阵营遇挑战-有驾
8月车市销量新高,自主品牌逆袭,合资阵营遇挑战-有驾
8月车市销量新高,自主品牌逆袭,合资阵营遇挑战-有驾

所以说,8月车市的这张“成绩单”不是一时之功,也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汽车产业几十年积淀、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未来怎么走?归根结底还得靠自主创新、市场适应和国际视野——谁都不能松劲,咱们也不用再仰望谁。

8月车市销量新高,自主品牌逆袭,合资阵营遇挑战-有驾
8月车市销量新高,自主品牌逆袭,合资阵营遇挑战-有驾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