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车市画卷徐徐展开,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在政策与消费需求的双重牵引下,呈现出精彩纷呈的竞争态势。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今年4月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尽管环比受车展新车观望效应影响下降9.4%,但1-4月累计销量依然同比增长7.9%,凸显整体市场的稳健韧性。在这场无声的销量角逐中,自主品牌凭借创新与灵活策略强势领跑,尤其是吉利汽车,凭借多款爆品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 一、新能源渗透率过半,吉利星愿登顶改写格局
新能源浪潮持续汹涌,4月渗透率攀升至51.5%,意味着每卖出两台乘用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其中微型车(A00级)渗透率高达94%,政策补贴大幅降低购车门槛,让“1-2万元开走纯电车”成为现实。
吉利星愿正是这一趋势下的现象级产品:它以3.6万辆的亮眼成绩超越比亚迪海鸥,首次夺得新能源单车型月度冠军。其成功可归因于三重优势:
1. 价格亲民:不到7万的指导价叠加国补后降至5万左右,配合24期0息政策,实现“近乎零首付”的低门槛拥车;
2. 越级配置:对比同价位竞品,星愿拥有更大尺寸、全系后驱+四轮独立悬架,以及宁德时代电池标配,驾驶质感与空间实用性显著提升;
3. 精准定位:契合城市短途通勤刚需,成为年轻群体及家庭第二辆车的优选。
比亚迪虽失单品冠军,但整体实力依然雄厚。秦L DM-i在限时优惠1万元后起售价下探至8.98万元,单月销量逼近秦PLUS,展现爆款延续力。而小米SU7作为新势力黑马,稳居榜单第四,月销超2.8万辆,印证市场对科技化体验的认可。
二、燃油车市场韧性犹存,吉利星越L上演“王者归来”
尽管新能源攻势凌厉,燃油车在部分细分市场仍展现出顽强生命力。SUV领域中,吉利星越L以23,658辆的成绩强势卫冕月度销冠🏆,连续4个月中3次登顶。其成功关键在于:
- 标杆级产品力:14.77万起售的紧凑型SUV,凭借豪华内饰质感、高效动力和越级空间,持续吸引家庭用户;
- 口碑护城河:长期稳定的品质积累,使其被用户称为“当代哈弗H6”,成为可靠家用SUV的代名词。
轿车战场则上演“燃油反击战”:日产轩逸经典版价格下探至5万元区间,落地价与微型电动车接近。对充电不便或长途高频用户而言,轩逸凭借空间、续航和品牌认知度,成为保守派消费者的务实选择。
燃油SUV榜单同样亮点频现:博越L以14,230辆同比激增147%,成为最大黑马。其2777mm轴距、低油耗设计,叠加换代前终端优惠,精准击中10万级SUV用户需求痛点。而丰田RAV4、本田CR-V等合资车型通过大幅优惠(部分降幅超6万)稳住份额,印证“诚意定价仍是燃油车突围利器”。
📈 三、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70%,技术红利驱动全面崛起
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157.1万辆,市占率攀升至70.7%的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提升7.1个百分点。这一里程碑背后是技术、设计、供应链的全面进阶:
- 吉利多线爆发:除星愿、星越L外,燃油轿车星瑞月销1.47万辆,银河系列新能源车贡献近9.7万辆。集团新能源单月销量达12.6万辆,同比飙升144.2%,形成“燃油+纯电+混动”三引擎驱动;
- 比亚迪出海提速:4月出口超7万辆,宋Pro单月出口量达7,752辆,印证全球化布局成效;
- 新势力差异化突围:理想L6以增程式解决续航焦虑,月销1.67万辆稳居中大型SUV榜首;蔚来ES6通过换电券+金融政策组合拳,拉动销量至6,866台。
合资阵营则加速本土化反攻,如一汽丰田HEV/EV车型销量近3.5万辆,印证“转型快者得先机”。但整体看,合资新能源渗透率仅12%,与自主品牌的66.2%形成鲜明对比。
💰 四、政策与价格策略成关键变量,消费红利持续释放
“以旧换新”政策成为激活市场的核心引擎。截至4月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突破270万单,推动中低价位车型显著放量:
- 微型车受益明显:如吉利熊猫补贴后1万多元可购,销量快速攀升;
- 中高端车以权益换市场:问界M9新款升级配置后,4月销量从5,103辆翻倍至10,407辆;比亚迪夏限时优惠至20.78万元,创下3,863辆的上市新高。
金融政策亦成助推器——24期免息广泛覆盖吉利星瑞、蔚来ES6等车型,降低购车现金流压力。
🔮 五、未来展望: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并进
上海车展后,小鹏X9、比亚迪海狮05 EV等基于新平台(如方程豹钛3架构)的车型开始放量,智能化与架构革新成竞争焦点。随着小米第二款车型、丰田新一代RAV4插混版等产品入局,市场将迎来更多元的技术路线角逐。
出口则成为新增长极: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激增76%,奇瑞、比亚迪等品牌超40%销量来自海外,印证中国智造全球竞争力。
💎 结语
四月车市印证了一个清晰趋势:产品力为本、用户思维为先、政策借势为翼。吉利凭借星愿、星越L等爆款矩阵实现多点开花;比亚迪依托技术纵深稳守基本盘;而合资与新势力则在变革中探索新定位。随着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潜力,以及更多搭载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功能的新车上市,中国汽车市场的创新活力将持续引领全球出行革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