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怎么选?按销售榜单来排序虽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选择,但一定不会犯大错。在刚刚出炉的2025年06月轿车销售排行榜单中,前十的车型实现了从3.28万元到29.99万元的全方位覆盖,而比亚迪也在经历了数轮合资品牌的降价冲击后,携多款车型重新杀回领军集团。但除了比亚迪之外,还有哪些车型能跻身TOP10?就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吉利星愿(第一名/40891台/指导价6.88-9.78万)再度夺魁,它以小型车的规格在轿车市场实现蝉联。比起海鸥、宏光MINIEV等代步车,星愿虽在续航方面依旧是400km级别,但无论是紧凑车的2.65米轴距、四轮独悬,还是以14.6英寸为基础的智能座舱,都让其能够在代步之余为用户提供更多舒适用车的底气。
而作为当前新能源产销量的龙头,比亚迪在6月有三款车型跻身TOP10,分别为:海鸥(第二名/30708台/指导价6.98-8.58万)、秦PLUS DM-i(第三名/28323台/指导价7.98-12.58万)以及秦L DM-i(第八名/22353台/指导价9.98-15.38万),完成了对A0级、A+级、B级三大市场的覆盖,而且做到了全员均可享受带英伟达Orin-N芯片支持的DiPilot 100“天神之眼”组合辅助驾驶系统,这无疑会是它们身上最大卖点。
其中,搭载秦PLUS、秦L除了有宽敞舒适的空间外,还都能通过第五代DM技术实现7秒级零百加速性能、3.98L/100km(WLTC)亏电油耗,做到了空间、性能、里程皆无忧,让用户可以享受到一步到位的用车体验。近期,比亚迪还带来了天神之眼OTA升级,为用户提供了不设上限、不分车主身份的智能泊车功能兜底,这也会成为比亚迪新能源阵容的又一大卖点。
而作为微型代步市场的霸主,五菱宏光MINIEV(第四名/26111台/指导价3.28-9.99万)虽然没能延续过去月均4万的好状态,但面对长安Lumin、吉利熊猫mini等车型的轮番冲击,它能依靠着不断优化外观、增加车载娱乐配置、提供四门版等措施来保住同级销冠的身份,而且销量优势还如此之大,确实有两把刷子。
德系车型中,大众朗逸(第五名/25249台/指导价7.9-15.19万)与大众速腾(第十名/20192台/指导价12.79-17.29万)也成功跻身前十,其中,朗逸依靠着新锐版在下沉市场的强势表现,拿下了A级燃油轿车市场冠军,而星空版的出现也吸引到了更多年轻消费者;速腾则是继续稳扎稳打,在4个月内完成了3次改款推新,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选项,普遍优于A级车的空间,还有EA211 Evo发动机实现的性能与低油耗,都成为了它的核心竞争优势。
需要提到的是,朗逸、速腾将在近期分别迎来中期改款(朗逸PRO)与换代(速腾L),除了更加年轻的外观设计风格外,ID.Light智能灯语、8155智舱以及增强型辅助驾驶等功能,都会成为新车持续畅销的决定性因素。
日系车型中,日产轩逸(第六名/24447台/指导价7.99-17.49万)与丰田凯美瑞(第九名/20358台/指导价17.18-25.98万)成为了“遮羞布”。在国产新能源席卷市场后,以经济节能为主要优势的日系大不如前。不过,拥有舒适大沙发的轩逸,还有加快换代周期,并拥有TSS智行安全与THS油电混动两大技术的凯美瑞,还是帮助日系合资车挽回了一些颜面。
尤其是能在迈腾、帕萨特实现本土化智能迭代的情况下,官价17万+的凯美瑞还是能拿下同级细分市场销冠,足见其综合能力。
最后我们来看看小米SU7(第七名/23225台/指导价21.59-29.99万),它算是成为了国产高端新能源的新代表,比起同样进入过所在品类销量前十的理想L系列,小米SU7连月破2万台的成绩也算是在整个国产高端车市场中的创造了历史。除了有出众的跑车式高颜值外,车辆可依托小米生态拓展的内外配件、超过800km的续航里程,还有Xiaomi HAD智能辅助驾驶、澎湃OS所建立的智能领先等等,也都帮助它吸粉无数。
写在最后
可以看到的是,以比亚迪为首的国产新能源在如今的头部市场中已经逐渐替代了过去大众、丰田在轿车市场中的地位,而且就像我们看到的,即便是面对合资燃油车不断充实的智能化设计,国产的领先幅度仍旧巨大。更何况,现在我们还有了像小米SU7这样的高端畅销车型,就算合资品牌在提速迭代、推陈出新,并通过日产N7、铂智3X等车吹响新能源反击战,可想要后来居上?国产轿车目前还真没给什么机会。当然,就像我们开头提到的,这十款爆款畅销车都能够成为咱们家庭出行、游玩度假的优质选择,至于说是油是电、是国产或合资,就亲自去试试看再做决定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