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刚一放松,福特就敢亮底牌?宣称已找到对华“杀手锏”,一场恶战恐将爆发!

福特汽车最近的姿态转变,实在令人玩味。不久前,其首席执行官还在镜头前大吐苦水,抱怨因中国稀土供应不足,导致生产陷入停滞。然而,当依赖进口的磁铁问题随着中美谈判的推进得到缓解后,福特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就在7月份,流入美国的中国稀土增加了六倍之多,让福特等一众美国车企得以“起死回生”。但好景不长,福特似乎忘了当初的窘迫,转头便高调宣布要与中国车企一决高下。

一个价值三十亿美元的梦想

本月11日,福特公司抛出了一项重磅计划,宣称将投资50亿美元,彻底革新其电动汽车的生产模式。这项名为“通用电动汽车平台”的方案,核心目标直指成本控制,旨在打造一款全新的廉价电动皮卡。

稀土刚一放松,福特就敢亮底牌?宣称已找到对华“杀手锏”,一场恶战恐将爆发!-有驾

福特方面声称,这款新车的起售价将低至惊人的3万美元。要知道,在美国市场上,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普遍不低于5万美元。如果福特真能将价格压到这个水平,无疑将对市场产生巨大冲击,成为一款极具竞争力的“爆款”产品。

福特CEO法利对此信心满满,他公开表示,这种全新的廉价销售模式将是福特与中国车企竞争的“绝佳武器”。他声称,福特团队研发的创新驱动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将使在美国本土实现低成本量产成为可能,这是一种完全颠覆以往的生产方式。

当雄心壮志遭遇现实骨感

然而,这番雄心勃勃的宣言背后,福特自身的运营现实却描绘了另一幅景象。一个核心问题在于,福特正同时推进传统燃油车和电动车两大平台,这极大地增加了其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和风险。

稀土刚一放松,福特就敢亮底牌?宣称已找到对华“杀手锏”,一场恶战恐将爆发!-有驾

为了维持现有供应链的稳定,福特选择将其经典的F-150皮卡(2021年发布,2024年改款)的生产周期延长至2028年。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了新车型的发布延迟,使得供应商失去了重新谈判价格的机会。

更严峻的是,福特还要求供应商在项目周期内,每年必须实现2%到4%的成本削减。这种双重压力严重挤压了供应商的利润空间,不仅可能打击他们的合作积极性,更有可能影响到零部件的供应质量,为未来那款新皮卡的研发埋下隐患。

一台老旧巨头的蹒跚引擎

福特眼下的麻烦远不止于此。就在今年,其引以为傲的2024款F-150便因抬头显示器和发动机部件等关键零部件的短缺,遭遇了严重的订单交付延迟,生产进度远不如预期。

稀土刚一放松,福特就敢亮底牌?宣称已找到对华“杀手锏”,一场恶战恐将爆发!-有驾

市场的反应是直接而残酷的。数据显示,2024年F-150的销量同比下降了5%,痛失了其保持已久的“美国最畅销车型”的宝座。与此同时,雪佛兰和Ram等主要竞争对手正抓住机会,加速推出新车型,进一步蚕食福特的市场份额。

在自身燃油车业务已经亮起红灯的情况下,福特规划中的那款全新电动皮卡,预计最快也要到2027年底才能上市。如果届时再有任何推迟,其市场竞争力将大打折扣,前景堪忧。

结语

回过头来看,福特的这场“豪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它高喊着要与中国车企竞争,另一方面却又在稀土等关键原材料上被中国“卡着脖子”。一个刚靠着对方的资源缓过劲来的企业,转眼就宣布要发起挑战,这本身就显得底气不足。

稀土刚一放松,福特就敢亮底牌?宣称已找到对华“杀手锏”,一场恶战恐将爆发!-有驾

更何况,其内部的供应链管理混乱、与供应商关系紧张、现有主力车型销量下滑等问题,都像是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福特所谓的“与中国竞争的方法”,目前看来更像是一份画在纸上的蓝图。至于那辆售价3万美元的电动皮卡,还是等他们先能顺利生产出来再说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