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岚图泰山的“近距离接触”
你有没有体验过一种艺术化的工业设计,明明是台车,却分分钟能唤起一种家的温度?说实话,前阵子听到岚图汽车要推出一款全新的大型混动SUV——岚图泰山时,我压根没抱啥期待。各种新车发布会咱见得多了,功能再酷炫也难免跑不掉宣传套路。但就在昨天下午,我刷到它的官方内饰图——有点惊艳,这才让我按捺不住想深扒一下。
外观:有点扎眼,但不过分
那天晚上,我专门翻出岚图的相关资料。从外形来泰山确实不太一样。首先它的前脸让我有点纠结,虽然大尺寸直瀑式格栅设计看起来挺霸气的,尤其是分体式大灯和可发光车标这种时髦小细节,但我总觉得这也算不上特别创新。倒是下方那个空气导流槽设计感觉很用心,直观效果就是带点运动范儿。这款车的双色车身搭配,以及22寸悬浮徽标轮毂,实话讲,还真是“得劲儿”,有点像那种商务时尚两头都沾边的感觉。
最喜欢还是车尾。贯穿式尾灯和后扰流板让它看起来宽度很舒服,细节里藏的岚图英文LOGO倒是恰到好处,不显得太刻意。
内饰设计:“科技感”和“家”的碰撞点
但真正让我心动的,是它的内饰。官方说设计团队启用了鸿蒙座舱,还加了“场景化服务推荐”。乍一听吧,满满科技宣传味儿,但想想也挺实用。尤其是那个仪表盘和中控屏的分体设计,特别符合我这种不喜欢大屏幕只顾炫的车主需求。
还有一个小惊喜是座椅。它们有种“云舒零重力”的概念,意思大概是坐你家沙发的体验直接搬到车里了。不瞒你说,我刚看到“云舒”这俩字的时候还在心里吐槽,咱又不是住在天上,这词有点虚。但后来仔细研究了下,才发现它的AI自适应调节能根据你的坐姿和体型专门调整各个位置的舒适感,算是把人对车座体验的要求摸到骨子里了。
配置:真高级,但别炫过头
接着往下看配置,全堆着华为家的技术。比如那个乾崑ADS智能驾驶系统,直接摆出了16颗传感器、5颗毫米波雷达,还有12颗超声波雷达啥的。我之前开车其实还不太信这类高级辅助驾驶能有多智能,特别是它整出来的三腔空气悬架,刚硬度这种概念听着就特“理工男”。但讲真,听说它支持300米探测距离,还能做到后轮16度转向,还挺服气的——特别是那最小转弯半径,说是只有5.4米,小巷掉头再也不是难事。
动力配置与续航:有点看头,但也不算震撼
动力部分算是它的另一大卖点吧。它用的是1.5T发动机和前后双电机组成的“岚海智能超混系统”,CLTC续航能跑305公里,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就是说,短途纯电跑起来环保也安全,长途混动开着心里踏实。不过咱说实话,这种续航的成绩在混动车型里算是亮眼,但还是属于正常水平。倒是它的5C快充让我产生点兴趣:从快充功率到配备细节,感觉这车的充电体验比同类要好很多,应该挺适合对时间紧迫敏感的用户。
泰山真正的意义:一场新赛道的开局
说到这里,我才发现岚图泰山不只是岚图汽车的新作品,更像是对大型混动车越来越卷的市场打响的一次挑战。其实吧,我最期待的部分倒不是它的那些炫技配置,而是它这种“舒适与智能”结合的设计趋势。如果真像官方宣传的那么智能,那未来SUV市场很可能会进入另一种竞争节奏,不再是堆硬核的动力数据,而是把“家”装进每一台车里。而且你听名字,“泰山”,安稳又踏实,某种程度上好像挺能代表它的定位。
最后说个题外话,虽然它的整体设计让我感觉像冲着家庭用户或者那些对智能感兴趣的中青年群体来的,但我还真想看看把它丢到四五十岁的资深司机手里,会不会让那些对科技感没那么追求的人也愿意多试试。
岚图泰山的上市,不止是家用车市场的一个新选择,也是岚图和华为联合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再有一个月,它就要正式和大家见面了。你说,你会尝试一台既能震撼科技感,又能装满生活温度的SUV吗?反正我打算去试驾,没准真的能成体验“家”的新方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