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吹800V了,你的充电速度,取决于前面那辆车的素质

讲真,每次看到有人聊新能源车充电要多久,我就想笑。这问题就跟问“修仙多久能飞升”一样,充满了玄学和不确定性。你问车企,他给你看PPT,5分钟闪充800公里,三体人看了都得当场重启,太阳都要给这速度晃一个趔趄。你问老车主,他只会告诉你两个字:看脸。

不装了,摊牌了。买电车之前,我们都以为自己在拥抱未来,实际上是在参加一场大型社会实验,我们都是小白鼠。而充电,就是那根悬在我们头顶的电击棒,时时刻刻提醒你,你的自由,是电网给的。

刚提车那会儿,我也天真过。销售跟我说,家里安个桩,一晚上就满了,比手机充电还省心。我信了,然后发现,这玩意儿就像个压缩毛巾,看起来小,泡开了才知道有多大。我那个65度电的电池饭量,用家里的7kW小水管慢悠悠地喂,从半饿到八分饱,扎扎实实要六个钟头。这期间你不能动,车就跟入定了一样,成了车库里最沉默的雕塑。

别再吹800V了,你的充电速度,取决于前面那辆车的素质-有驾

然后你就会被另一种东西PUA,叫快充。商场下面,高速服务区,那些亮晶晶的电奶妈们,号称120kW,甚至更高,听着就让人血脉喷张。一脚油门过去,插上枪,40分钟解决战斗,感觉自己瞬间成了雷电法王,掌控了时间的权柄。代价是什么?代价是你看着计价器上1.8元一度的电费,心在滴血。这哪是充电,这简直是烧钱换时间,跟游戏里氪金买体力一个道理。

所以你看,车企在这里整了个绝妙的花活儿:用慢充的低成本让你入坑,再用快充的高效率给你续命。你以为你有的选,实际上你早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所有车企现在都在卷充电速度,卷800V高压平台,卷兆瓦级充电,这本质上是什么?不是技术竞赛,是掀桌子。是“我活不好,你们谁也别想过”的黑暗森林法则。以前大家还假装体面,聊聊操控,谈谈设计。现在不装了,直接自爆。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现在这些搞超快充的,就是连餐厅里的蜡烛和桌布都没放过,恨不得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他们就是要用一种近乎疯狂的军备竞赛,告诉你,要么跟我一起成仙,要么就在慢充地狱里成盒。

别再吹800V了,你的充电速度,取决于前面那辆车的素质-有驾
别再吹800V了,你的充电速度,取决于前面那辆车的素质-有驾

但这里面有个最骚的点,就是车企们吹上天的技术,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变量:人。以及比人更不讲道理的,老头乐。

你信不信,决定未来充电网络体验上限的,不是深圳南山科技园里崭新的超充桩,而是过年回村,你那三线城市老家唯一一个快充桩前面,那辆占着位置但根本没充电的宏光MINI。以及旁边那个用看外星人的眼神看你的大爷。你跟他说你这车800V,350kW,他听不懂,他只知道这个车位能遮阳。只要大爷的车停得稳,你的焦虑就定格成永恒。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深刻体会到,很多事情,技术解决不了。就像你永远没法跟一个信仰特斯拉的人解释,为什么有些国产车的充电速度和兼容性其实做得更好。没用的。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谈性价比,他跟你谈火星和未来。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上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买的不是车,是通往某个精神世界的门票,充电慢点怎么了?那是朝圣路上的考验。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怨妇,对着一堆铁疙瘩输出情绪。但讲真,这事儿不就是情绪吗?

所有的技术参数,最终都要落到现实这个最混乱的斗兽场里被反复捶打。冬天,就是所有电动爹的噩梦。电池跟女朋友一样,天冷了就闹情绪,掉电比你掉头发还快,充电比蜗牛散步还慢。车企说我们有电池预热,是是是,你有,但预热不要电吗?这不就是左脚踩右脚上天,自己给自己画饼吗?这破玩意儿冬天就是不行!

当然,未来是光明的,PPT上的未来尤其光明。丰田说明年要搞固态电池,充电9分钟续航800公里,听着跟打开了任意门一样。哈佛大学实验室更是重量级,3分钟充满,这是要把中石油中石化按在地上摩擦的节奏。但问题是,什么时候能用上?价格是多少?实验室里的屠龙术,跟我们这些凡人有什么关系?说起来,我楼下那个便利店的关东煮越来越咸了,也不知道老板是不是恋爱了,下手没轻没重。

别再吹800V了,你的充电速度,取决于前面那辆车的素质-有驾
别再吹800V了,你的充电速度,取决于前面那辆车的素质-有驾
别再吹800V了,你的充电速度,取决于前面那辆车的素质-有驾

国家在大力铺设充电桩,搞“超充之城”,这是好事,是阳谋。把基础设施变成水电煤,让你离不开,这是要把燃油车最后的底裤都给扯掉。加大,加大,再加大!让充电桩比沙县小吃还多,看你还怎么焦虑。这逻辑没错,而且非常霸道。

别再吹800V了,你的充电速度,取决于前面那辆车的素质-有驾

可这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公共充电桩多了,就像公共厕所,你总会遇到几个不冲水的。APP上显示空闲,你开过去发现坏了;或者被燃油车占了;或者前面那哥们充到99%了还不走,非要等到100%才心满意足,仪式感拉满。你能怎么办?

所以,新能源车的充电时间到底需要多久?真相就是,它永远比你希望的要长。技术上那几分钟的差距,在现实中会被各种奇葩状况无限放大。解决了技术焦虑,你还有素质焦虑。

总结一下就是,车企们用尽浑身解数,把充电从一场“渡劫”变成了一场“闪电战”,速度确实提上来了。但只要你还得下车,插枪,等待,它就永远无法媲美加油站三分钟的潇洒。所以充电焦虑解决了吗?解决了,也没解决。解决了是因为技术快了。没解决是因为,只要你前面还有一辆车,你就得等着。甭管他什么800V还是8000V,人性就是,我插上了,就是我的。你能怎么办?你只能等。所以,最终解决充电焦虑的,不是技术,是素质。但你指望这个?还是洗洗睡吧。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