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万元起,第三代长安UNI-V杀进A级性能轿跑红海,这次真能“卷”出头?
各位车友,就在昨晚,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第三代UNI-V,起售价直接干到10.29万元,顶配智擎版也才13.99万元。这个价格一出,我第一反应是:长安这是真敢打,也真敢卷。要知道,这可是一台自带电动尾翼、无边框车门、还给你配了蓝鲸混动系统的“小钢炮”级轿跑。更狠的是,它不光拼价格,还在设计、智能、动力上全维度升级。问题是:10万出头的预算,真能买到一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运动轿跑吗?今天我开过实车,咱们不吹不黑,掰开揉碎聊聊这台“卷王”新选手。
外观:科幻感没丢,细节更“狠”了
第三代UNI-V延续了UNI系列标志性的无边界格栅和星际战舰式前脸,但这次设计师明显“收了收手”,格栅的参数化点阵更规整,两侧导流槽造型更立体,整体攻击性没减,但多了几分精致感。最让我上头的还是那个电动升降尾翼——这玩意儿在同价位几乎是独一份。 时速80km/h自动升起,过弯时能提供额外下压力,高速稳定性直接拉满。我试驾时特意在高速上变道超车,车身姿态稳得像贴了地,心里踏实多了。
侧面看,溜背线条更流畅,腰线从前轮拱一直贯穿到尾灯,配上无边框车门,风阻系数做到了0.248Cd(长安官方数据),这数据甚至比不少20万级轿车还低。低风阻不只是省油,高速巡航时车噪也明显更低。我问了工程师,这代UNI-V的A柱倾角和车顶弧线都重新优化过,就是为了“切风”更顺。
尾灯还是V型设计,但内部结构更复杂,点亮后辨识度极高。底部双边共两出排气是装饰,但运动版保留了真排气声浪模拟,运动模式下喇叭会播放预录的引擎声,虽然有人觉得“假”,但年轻人就吃这套,氛围感拉满。
内饰:运动不等于糙,质感上台阶
坐进驾驶舱,第一感觉是:这不像一台10万级车的座舱。 中控台偏向驾驶者一侧,10.3英寸全液晶仪表+10.1英寸悬浮屏是标配,UI设计清爽,菜单逻辑也顺。重点是——用料真不抠门。中控台大面积软包,门板有皮质+翻毛皮拼接,缝线工整。我特意用手摸了摸中央扶手和座椅接触面,触感细腻,没有廉价塑料的“吱嘎”声。
座椅是运动桶形设计,侧向支撑够强,跑山过弯时身体不会乱晃。后排空间嘛,毕竟是轿跑,头部略顶,但腿部空间应付日常通勤够用。后备厢容积425L(官方数据),能放下两个24寸行李箱,电动尾翼收起来也不占地方。
智能化方面,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主动刹车等。我试了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在高精地图覆盖路段能自动上下匝道,变道超车也挺果断。虽然比不上新势力那么“老练”,但在同价位里算第一梯队了。
车机用的是长安最新一代智能系统,支持语音唤醒、OTA升级、手机远程控车。语音识别反应快,说“我有点冷”,空调自动调温;说“打开车窗”,主驾窗立马降下。不过车机偶尔会卡顿,希望后续OTA能优化。
动力:蓝鲸混动上身,又快又省
这次最大的惊喜是——第三代UNI-V全系提供燃油+混动双选择。燃油版是1.5T蓝鲸发动机,最大功率188马力,峰值扭矩300牛·米,匹配7DCT变速箱。这数据在同级里不算最猛,但调校成熟,动力输出线性,S挡降档积极,红绿灯起步压你一头没问题。
但真正“杀手锏”是新增的蓝鲸智电iDD混动系统。1.5L自吸发动机+电机组合,系统综合功率252马力,百公里加速6.9秒(官方数据),纯电续航62公里(WLTC工况),综合油耗低至3.8L/100km。我试驾混动版跑了一段城市快速路,电机初段爆发力强,起步轻快安静;中后段发动机介入平顺,几乎无感。满油满电续航超1000公里,长途出行焦虑彻底拜拜。
底盘结构没变,前麦弗逊+后多连杆,但调校更偏舒适了。老款UNI-V为了运动感,悬挂偏硬,过减速带像“颠鸡蛋”。这代明显滤震更柔,细碎震动吸收得好,但过弯时支撑性依然在线,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VC)介入及时,推头倾向控制得不错。
用户声音:真实车主怎么说?
我在长安车友群里扒了几个真实反馈。一位刚提车的杭州老铁说:“10.29万买个带电动尾翼的轿跑,还要啥自行车?就是车机偶尔卡,希望早点升级。”另一位深圳车主吐槽:“后排坐三个成年人有点挤,但平时就我一人开,颜值和油耗我都满意。”也有用户关心混动版电池寿命,我咨询了长安售后,三电系统提供8年或12万公里质保,日常正常使用基本不用操心。
横向对比:谁才是10万级轿跑王者?
我们拉两个对手:影豹R 和 名爵7。
影豹R:1.5T+7DCT,外观激进,赛道模式带模拟声浪,但内饰用料一般,车机体验落后一截。售价12.8万起,比UNI-V贵了2万多,性价比不占优。
名爵7:设计有英伦范,2.0T版本动力猛,但1.5T车型加速偏佛系,智能配置少,L2辅助驾驶要顶配才有,价格也逼近14万。
这么一看,第三代UNI-V在价格、配置、动力形式多样性上都占了上风。尤其混动版的加入,直接打到了日系合资的痛点上——省油还带劲。
未来展望:A级轿跑会“内卷”到什么程度?
UNI-V这波操作,明显是要把“运动轿跑”从“小众玩物”变成“大众选择”。随着三电技术下放、智能驾驶普及,10-15万区间将成为车企“内卷”最激烈的战场。谁能把性能、智能、品质、价格平衡好,谁就能吃到最大红利。长安这步棋,既是押注年轻市场,也是在为品牌向上探路。
但我也担心:过度追求“堆配置”会不会牺牲可靠性?混动系统的长期耐用性如何?这些都需要时间验证。大家觉得,10万级轿跑,到底是该拼性能,还是拼实用?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Q&A时间
Q:混动版比燃油版贵多少?值不值?
A:混动版起售价13.99万,比燃油顶配贵约1.5万。如果你年行驶里程超1.5万公里,尤其常跑高速,混动的油费+保养节省大概3-4年能回本,长期看更划算。
Q:后排到底能不能坐人?
A:能坐,但建议短途或单人乘坐。身高1米8以上坐后排会顶头,中间地台隆起也高,不适合三人长途。
Q:车机卡顿问题官方有回应吗?
A:暂无官方公告,但据内部消息,下半年将推送OTA升级,重点优化系统流畅度。已提车用户可关注APP通知。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第三代UNI-V的出现,让“花小钱办大事”成了现实。它未必完美,但足够真诚——把电动尾翼、L2智驾、混动系统这些“越级配置”塞进10万级车身,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在合资品牌还在玩“减配降价”老套路时,中国品牌已经用技术重新定义了性价比。
这台车适合谁?追求个性、看重颜值、想兼顾激情与省油的年轻家庭首购族。如果你要纯家用大空间,它不是最优选;但如果你想要一台“开起来带感、看起来带面”的轿跑,第三代UNI-V值得放进备选清单。
话说回来,你会为一台带电动尾翼的国产轿跑买单吗?还是更相信合资的“稳重”?评论区等你来战。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