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祺向往S9,被深蓝截胡了!
在“卷”到了不留情面的汽车市场,“20万级SUV之战”正酣。一边是炙手可热的新玩家,另一边是老牌车企的杀手锏产品,看似遍地黄金,却也处处是陷阱。而今天,传祺向往S9在上海车展正式亮相,带着大块头的身材和满满的“黑科技”,搅动了这一池水。但问题来了这款车真能如预期般掀起波澜,还是只会砸出一阵涟漪?
说到传祺向往S9,你得先看清它的定位一台妥妥的中大型SUV,三围达到了5060mm×1950mm×1760mm,轴距也扯到了2930mm。你可能会问,这个尺寸是个什么概念?同级别的对手不仅包括长城的魏牌摩卡DHT-PHEV,还得直面比亚迪唐新能源甚至埃安一些高端车型的夹击。但传祺S9先天有一个“王牌”——内外兼修的配置清单。
它号称搭载了华为最新座舱系统和智驾方案,凭这一点就已经让部分消费者眼前一亮。毕竟现在互联网汽车的大战从发动机已经“飙”到了车机和自驾辅助系统,而拥有大厂背书的方案,无疑为这台车赢得了不小的竞争力。
可另一边,刚刚发布的深蓝S09却显得更“杀气腾腾”。深蓝明摆着就是来搅局的尺寸、配置直追S9,价格却打得更狠,直接瞄准20万这个主流级别,让传祺S9的“高性价比”显得也不那么笃定了。现在大家都拎得清一个事实——光“会喊话”远远不够,最终要用销量来说话!
从数据对比来传祺向往S9确实一副“奔着打破天花板去”的架势。外观尺寸上,它玩家级别有足够的领先,六座版本也增加了家庭用户的吸引力,可当下大家买车更多的不是“贪大”,而是图个“值”。有网友指出,“华为智驾系统虽然牛,但向往S9这个产品价格到底香不香?”它需要证明自己的细分市场能够战胜那些已经有口碑积累的同类竞品。
这也像是汽车消费市场里热烈上演的一出戏,越来越多车主开始在意实际感受到底是否能匹配价格,而非盲目追逐光环。有人赋予传祺S9厚望,也有不少人持观望态度,毕竟今天的“剧本”还刚刚翻开。
尽管传祺S9带着“黑科技”而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为之买单。最近几年的车市老玩家早已汗流浃背,拼设计、拼配置、拼价格,每一个比拼细节简直就是贴地肉搏,而传祺S9也不可避免落入这一场激烈乱战。有人形容它是“提升一个级别、降低一个标准”,意即更大的尺寸背后可能是对一些硬核性能上的妥协。
还存在一个绕不过去的大问题——定价。原本不少人预测传祺S9或许可以冲击25万区间,试图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但从深蓝S09的激进定价传祺显然也得识时务,把焦点放在20万级市场。而20万的竞争环境本就拥挤,作为后来者要挤进去,难免让人怀疑,S9到底是真香,还是有些“高不成低不就”?
更重要的是,华为座舱和智驾虽然高光,但技术亮点如何转化成用户体验的“爆款”,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用户反馈支撑。有人甚至打趣“这些高端配置像不像买了个顶配手机,却发现好多功能从来没用过?”
就在一片质疑声中,传祺S9确实亮出了独特的“杀手锏”——超越同级别车型的空间利用率和“华为智驾”的实战性能。上海车展上一位媒体体验者表示,华为提供的智能座舱交互流畅,语音识别细腻,实际使用中比传统车机系统更有吸引力。而且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也在模拟测试轨中跑出了竞品的影子。
你以为到这里就翻盘了吗?远远不够。有车评人士注意到,S9和很多“智能化”车型一样,存在智能化硬件和系统无法和谐整合的问题。一方面用户对这些新科技的需求并非刚需,另一方面技术的实际落地效果还远没达到“革命性”。这一点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次亮相的S9显然仍走在“探索阶段”,未来如何才能真正立住脚?
那些被前文埋下的矛盾再一次爆发有潜力,但不够成熟;引人注意,但依然有遗憾。
当深蓝S09用性价比打碎一些幻想,传祺向往S9需要迎接的不是一个对手,而是整个市场的大卷席。S9的亮相如何赢得新一轮竞争机会?这是个连粉丝们都难以回答的问题。
一关键点在于消费者心理20万上下的购车需求是家庭用车主力部队,大家不再迷信大尺寸或单一科技,而是要一套真正“稳妥完整”的综合体验。怎么让大家觉得传祺S9“超值”?这是打击同级竞品的核心手段。
但当成本压力压顶,向往S9还能维持它的体验亮点和空间优势吗?这时候,技术领先不足以完全说服消费者,价格和服务差异的制衡作用开始展现。连业内人士都评价“虽然热闹,令人担忧的是智能车未必都入得了寻常百姓家。”
华为的加持赋予了传祺S9在科技体验上的一定先机,但汽车市场不止是拼单点技术。从目前的产品定位和外界期待S9具备亮点,也存在短板,亮点不像期待的那么闪耀,短板却是肉眼可见。对于传祺来说,如何在“智能化竞争”和“低价策略”中找到真正的平衡点,未来需要更多耐心布局。
各位看官,你觉得传祺S9真的能靠华为系强势崛起,抢占20万级市场高地吗?还是说,它注定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做个陪跑选手?优越的科技感和务实的性价比,究竟哪个才能掀动你心中的买单冲动?欢迎评论区“互怼”一波,理性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