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汽车市场,尤其是20万价位的新能源车领域,可以说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过去大家觉得,这个价钱买一台纯电动中型SUV,总得在某些方面做点妥协,要么是续航里程看着心里没底,要么就是车里的配置简单得像个“毛坯房”。
但是,小鹏汽车最近推出的一款新车,似乎要彻底打破这个常规认知。
这款车就是小鹏G7,它的入门版本指导价定在了19.58万元,这个价格一出来,很多人都在问,不到20万,小鹏到底给了一台什么样的车?
它真的能满足一个普通家庭对空间、舒适和续航的多重需求吗?
咱们先来看看这台车最让人感到惊讶的地方,那就是它的标准配置。
通常来说,一款车的最低配版本,厂家为了拉低入门门槛,配置上都会有所保留,很多吸引人的功能都需要加钱选装。
但小鹏G7的入门版,也就是这台售价19.58万的“602长续航Max版”,它的配置单拿出来,确实让人有点不敢相信。
最显眼的就是四个车门都配备了无框设计和电吸功能。
这个“电吸门”可能很多人在更贵的豪华车上才见过,关门时不用使劲摔,车门会自动吸合,那种高级感和仪式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把这种通常在四五十万级别车型上才出现的配置,直接放在一台不到20万的车上作为标配,小鹏的这个做法可以说是相当大胆。
这还只是个开始。
坐进车里,你会发现它的“慷慨”体现在方方面面。
全车的座椅都是仿皮材质,并且前后排所有座位都支持电动调节。
更夸张的是,前排座椅不仅有加热和通风功能,甚至还带按摩。
对于国内消费者特别看重的后排乘客体验,小鹏G7同样没有吝啬,它的第二排座椅也配备了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
这意味着,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坐在后排的家人也能享受到和前排一样的舒适待遇。
此外,后排还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小桌板和一块8英寸的液晶屏幕,长途旅行时,孩子或者家人可以在后排看看视频、调节一下空调,大大提升了乘坐的便利性和娱乐性。
再加上20个喇叭的音响系统和可以变换256种颜色的车内氛围灯,可以说,单就车内的这些舒适性配置而言,小鹏G7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对这个价位车型的普遍预期。
看完了车内,我们再把目光转到车外。
小鹏G7的外观设计延续了小鹏汽车的家族化风格,车头看起来很有科技感,贯穿式的LED灯带和分体式大灯组合在一起,辨识度很高。
从侧面看,它的车身线条非常流畅,有一种向前俯冲的运动姿态,这在SUV车型里是比较讨年轻人喜欢的设计。
尺寸是衡量一台家用SUV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小鹏G7的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892毫米、1925毫米和1655毫米,轴距为2890毫米。
这个尺寸数据在同级别的中型SUV里是相当有优势的,接近4米9的车长和接近2米9的轴距,直接转化为了宽敞的内部空间,尤其是后排的腿部空间,坐进去不会有任何局促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当然,作为一台新势力品牌的车型,小鹏G7在内饰设计上也有一些颠覆性的地方。
最明显的就是它取消了传统方向盘前方的仪表盘。
驾驶员获取车辆速度、续航等信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中控台中央那块15.6英寸的悬浮式大屏幕,行车信息会显示在屏幕的左上角;另一个是投射在驾驶员前方挡风玻璃上的“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HUD)。
这种极简的设计风格,一方面让整个中控台看起来非常清爽、有科技感,驾驶员的视线也不用频繁低头,有助于提升行车安全。
但另一方面,对于习惯了传统仪表盘的驾驶者来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最后我们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动力和续航。
这台入门版的小鹏G7采用的是单电机后轮驱动,电机的最大功率是218千瓦,这个动力水平驱动一台中型SUV是完全足够的,无论是日常在城市里起步、并线,还是在高速上超车,都能提供比较轻快的驾驶感受。
续航方面,它配备了68.5千瓦时的电池包,官方公布的CLTC工况续航里程是602公里。
我们需要明白,这个CLTC标准是在比较理想的条件下测出来的,在实际日常使用中,考虑到开空调、路况拥堵以及驾驶习惯等因素,实际续航通常会打个折扣,比较现实的续航表现应该在480到500公里左右。
这个续航能力对于绝大多数用户的城市通勤和周末的短途出游来说,是完全够用的。
如果对续航有更高的要求,小鹏也提供了解决方案,只需要增加1万元,就可以选择电池容量更大、CLTC续航达到702公里的版本,而车内其他的豪华配置基本保持一致,这个选择题做得非常清晰。
那么,小鹏G7的出现,会对当前的市场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20万到30万这个价格区间,纯电动SUV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
它的直接竞争对手包括极氪品牌即将推出的7X、蔚来子品牌乐道的L60等。
同时,虽然价格更高一些,但像特斯拉Model Y和小米SU7这样的明星产品,也必然会成为消费者在购车时拿来比较的对象。
小鹏G7的策略很明确,它可能不是品牌最响亮、性能最极致的那个,但它试图成为在这个价位里,能给消费者提供最多舒适享受和科技配置的车型。
它用一种近乎“掀桌子”的方式,将很多过去属于高端车型的配置下放,这背后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激烈,我们能用越合理的价格买到越好的产品,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