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博世合作亮相车展,芯片量产突破,智能驾驶方案落地

2025年慕尼黑车展刚拉开大幕,地平线和博世就携手秀了一把中国智驾科技的新成绩。这两个看起来一个主打芯片,一个老牌技术供应商的大玩家,实打实在汽车智能化这块开始扎堆儿了。

说起来,地平线这几年可是一路高歌。芯片出货一口气突破了一千万套,成了国内第一家上这个台阶的企业。博世呢,那就更别提,全世界的车厂都跟它有业务。一边是中国本土创新力量,一边是全球汽车供应链里的巨头,这次两家是来真的,还直接把合作端到车展现场——不是画大饼,是真刀真枪地打量产。

这次亮相的成果,光说产品名头就够唬人的。博世基于地平线征程6B芯片搞出来的第四代多功能摄像头,已经拿到海内外好几家车厂的项目定点,计划2026年就开卖。这摄像头硬件刚被点亮,博世直接成了国内第一个让征程6B芯片真正落地的一级供应商,技术能力和工程效率一把抓,为未来量产做了铺垫。

别以为只有摄像头这么单一。博世还用征程6E和6M芯片研发了新版本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名字叫“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这玩意的算力高得离谱,最高能到128TOPS(业内普遍的智能驾驶方案都还在几十TOPS徘徊)。这套方案用上了BEV Transformer和占用网络感知算法,技术名头虽然听着有点生涩,简单讲就是让汽车在各种复杂场景下,更聪明地帮你开车,不容易被路况搞糊涂。现在,已经被五家车企的十多个车型定点量产,年内就能铺货,算得上是真攻击城市辅助驾驶的利器。

其实最近风起云涌,智能化需求升级快得让人喘不过气。地平线直接用一套“征程6系列”布局全场景智能驾驶,从最基础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到城区复杂工况,算力区间跨度也大,最小18TOPS起步,最高冲到560TOPS。你说你是主打自动变道还是老司机城区脱困,征程6系列都能给整出来。关键人家用的是自家设计的新一代BPU纳什架构,技术自信满满,底层做得扎实。

两家企业的合作模式也是“中国制造”新范本。地平线不仅输出芯片,还连软件、系统适配、集成、样件点亮一路帮到底。博世靠着自己全球集成和交付经验,把地平线的技术铺到全球车企手里,效率堪比流水线。这种打法,迅速拿下各种定点项目,接连实现量产交付,摆明要把新的辅助驾驶技术在全世界推开。

说白了,地平线跟博世这种“双剑合璧”,不仅是芯片硬实力,还讲究“软硬结合”。中国厂商靠自主研发抢下市场主动权,还能和老外一起玩,打出全球规模。地平线的战略定位也很明确,不只服务中国市场,还要给全球车企做智能化的底层搭子。这波,是标准的“中国方案全球化”的路数。

国内外车企反馈也很直接,定点项目一茬接一茬。用地平线芯片的车看情况不再是“先行者”,而是量产主力。地平线持续扩大量产规模,把辅助驾驶芯片越卖越远,市场认可度眼看着蹭蹭往上。

再往深了说,这种合作模式无非是智能驾驶大势下的产业联动:地平线专研芯片,博世抓住系统集成,合起来帮车企省心省力,拿技术和工程流程直接帮客户省成本、缩开发周期,少走弯路,市场自然就跟着沾光了。

地平线博世合作亮相车展,芯片量产突破,智能驾驶方案落地-有驾

现在辅助驾驶越来越像车企的新标配,谁家拿下靠谱的方案,产品竞争力说不定就多了一层。地平线和博世这波合作,打的是智能驾驶的“基础地基”,真正帮车企站稳脚跟,把复杂场景搞定,让用户开车能更安全更省心。

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线过去就主打“开放合作”,不搞自家闭门造车,这次和博世玩到一起,干脆摊开底牌,全流程从芯片到系统到样品点亮一条龙操作,合作效率也就水涨船高。

从这次慕尼黑车展来看,地平线已经不是中国市场的“小而美”,而是真正成了全球智能驾驶领域里的一支大军。博世也找对了队友,不必担心技术断层。“中国原创+全球集成”,这种打法在汽车智能化赛道像是顺水推舟,谁用谁知道,不费力还上量快。

说实话,率先用上地平线征程6B芯片的博世,算是给行业打了个样。在软件算法和感知能力的深度融合下,高阶辅助驾驶一点点落地、逐步完善,未来开车不愁大路小路情况多复杂,AI都能帮你一把。一来车企能多卖车,二来用户用得也安心,属于一举两得的买卖。

目前地平线芯片已量产出货破千万套,行业地位不用多说。“征程6系列”是卡位市场的新利器,细分场景、适配车型范围广,完全挡得住市场升级带来的压力。特别是城区辅助驾驶这种复杂工况,地平线能把“看得见的算力”直接转换成“开得稳的体验”,可谓是下了场硬功夫。

地平线博世合作亮相车展,芯片量产突破,智能驾驶方案落地-有驾

此外,行业泡沫少不了,真正落地还要等量产交付这一步。地平线和博世把流程压缩到最短,从研发到样件再到交付,手中项目排得满满当当,速度比一般玩家高得多。客户也直接受益,后续车辆智能化产品不光快,还够扎实,去掉繁琐流程,让市场多点烟火气。

这背后是中国科技力量和全球供应链高效联动的典型案例。地平线扛起本土创新大旗,博世拿出全球资源,两家相互赋能,出来的气势,自然不一样。这种强强联合的行业格局,估计还会让其他玩家有点坐不住。

如果说,过去辅助驾驶还停留在卖个“噱头”,如今已成车企必争之地。谁能用芯片和系统定制出差异化能力,谁就能在市场分羹。地平线携手博世正是瞄准了这一点,以技术和产品融合抢占先机。

总体来说,这次地平线和博世的合作,目标直指更大规模量产,工程交付不拖沓,技术突破接连不断。配套成熟、方案覆盖广,车企客户选起来也更踏实,产业链各环节都能得利。

在慕尼黑车展这个全球顶级汽车科技舞台,中国智能化方案不再只是配角,地平线带着博世一起走向世界,算是给这个行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很多人都在看这套“从中国出发,服务全球”的做法能走多远。地平线无疑已经把第一步走得很稳。合作还能再拓什么新花样,让辅助驾驶变成开车的日常标配,接下来市场会用脚投票,谁先吃到红利,谁就是赢家。

地平线博世合作亮相车展,芯片量产突破,智能驾驶方案落地-有驾

这场以技术为锚的合作,不只是车展上的一回合,更是中国智能驾驶“走出去”的一个新标杆。真实的动作比口号更管用。大家看得清清楚楚,谁家芯片和算法做得扎实,谁就能在全球车企的牌桌上搭上头号席位。

地平线和博世,看来是下定了决心,要在智能驾驶这条路上,把中国原创推向全世界。莽莽撞撞地走到今天,这份成绩,够硬。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