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作为占据整车成本超过四成的核心部件,不仅关乎新能源汽车的品质,更决定了车企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生存状况。在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动力电池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其性能直接影响物流运输效率及从业者的经济效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于7月23日推出的“玄武电池”,被官方描述为更智能、一体化的动力电池产品。那么,它与市场上常见的锂电池有何不同?远程为何选择自主研发电池?其自研优势又有哪些?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我国上半年动力电池的累计装车量达到了203.3GWh,同比增长了33.7%。在新能源物流车细分市场中,上半年动力电池的装车量更是飙升到了9.91GWh,同比增长高达114.5%,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用户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也在持续提升。
经济性是用户购买和使用新能源物流车时最关注的因素,作为生产资料,用户自然希望降低购车与用车成本。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和充电效率是评价其经济性的重要指标。远程推出的玄武电池便在充电效率上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且大电量产品的能量密度也更高,能够满足用户对长续航的迫切需求。这样的电池性能不仅能提高配送效率,还能增强城配司机的竞争力,让他们更有信心抢夺长里程、高价值订单,从而提高收入。
此外,用户对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需求日益增强,对电池热管理尤为关注。若电池热管理到位,可以有效避免安全风险。玄武电池采用了先进的控温技术,并在必要时对电池进行预热,确保用户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安心使用。不仅如此,玄武电池还是一款具备Pyro-fuse技术的产品,能够在高压风险情况下提供出色的安全保障。
第三,玄武电池配备了BMS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采集、预处理和分析数据,对车况、驾驶员习惯和使用场景进行动态自适应调整,优化电池性能,实现6000次循环的长寿命。这一特性不仅延长了整车的全生命周期,显著降低了车辆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还消除了用户对车辆残值的担忧。
从整体上看,远程推出的这款玄武电池的设计,始终以物流车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是对用户需求的迅速响应。除了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在产能方面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布局。在湖州,他们建设了年产10GWh的自动化、智能化电池工厂,并建立了“云-管-边-端”一体化、数字化的生产能力,配合全面的产品验证能力和后台大数据在线分析,确保顶尖品质。
电车资源注意到,新能源物流车动力电池装车量近年来不断攀升,这一现象既源于锂电企业开始重视商用车细分市场,也与主机厂布局上游产业链密不可分。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主机厂选择入股锂电企业,有些则成立技术研究院,全栈自研核心三电技术。远程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后者,其考量在于什么?
显而易见,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现已进入同质化竞争时代,特别是在核心三电技术方面,各大品牌间的差异并不显著。然而,远程作为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领军企业,依托吉利的资源优势,在核心三电技术方面拥有显著优势。远程已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成功攻克动力电池技术难题,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首先,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物流车的主要成本来源,对控制用户购车成本、提升产品销量以及抵御锂电供应商的市场风险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有效控制电池成本是实现主机厂长效经营的关键环节。
其次,这也是商用车企业重视自研电池的重要原因。通过自研电池,车企能提升整车一致性,实现车辆轻量化,从而提高司机的配送效率。玄武电池的上市不仅提升了远程自家产品的一致性,还帮助远程拓展动力电池市场,创造更多竞争优势。
此外,相较于单纯的锂电企业,远程作为主机厂拥有“后发优势”。经过十年发展,远程已全面布局新能源产品矩阵,覆盖多个领域,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能更及时地了解市场需求。利用用户数据,远程能研发更贴近市场需求的动力电池。
因此,远程推出玄武电池不仅是市场所需,更是竞争发展的必然。其成功进军动力电池市场,既得益于吉利的体系能力,更得益于用户对远程品牌的认可和市场信任。相信玄武电池的上市将引领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为全球零碳陆运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