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保时捷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单季度亏损达9.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这一数字让整个汽车行业震惊,要知道去年同期保时捷还处于盈利状态。
今年前九个月,保时捷营业收入约为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令人担忧的是销售利润,仅为400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下降99%。这意味着曾经每卖出一辆车就能赚取可观利润的保时捷,现在几乎在"白干"。
造成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上月保时捷宣布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的推出,延长多款燃油和混动车型市场生命周期,并终止电池自产计划。这些重组措施带来约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4亿元的额外支出。
美国关税政策也给保时捷的业绩带来压力。公司表示,今年前九个月,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为3亿欧元。保时捷公司财务与信息技术执行董事白禹翰(Jochen Breckner)透露,今年全年美国关税政策将给公司带来约7亿欧元的损失。
面对当前经营压力,保时捷已启动组织结构优化,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裁员1900人,并于今年内裁减2000个临时岗位。第二轮裁员方案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公布。同时,保时捷计划针对美国市场上调售价,以应对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这些措施能否帮助保时捷走出困境,重新回到盈利轨道?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保时捷的转型阵痛反映了整个豪华汽车品牌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控制成本,将是保时捷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保时捷的涨价计划意味着想要拥有这个百年豪车品牌将付出更高代价。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保时捷的现状或许预示着豪华汽车品牌的竞争将进入新阶段。
你怎么看待保时捷的现状和未来?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