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车,原以为叩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谁知晓?
竟是踅入了另一处“泥淖”。
这“泥淖”的名讳,便是售后。
试想一下,谁未曾被4S店的维修清单震慑过?
小戗蹭,几千大洋付诸东流;引擎偶发窉罅,动辄上万。
日前瞧见一则消息,愈发离谱,货车驾驶员缮治车辆,初报一千,提车一万七,这涨幅,比之火箭亦不遑多让。
还有那漫长的踯躅,三五日算迅疾的,遇着个零组件难觅的,一月都算短的。
于靠车营生者而言,这耽搁的,尽是真金白银啊。
瑞虎8L 此番倒是闹了个沸沸扬扬:肇始车主,整车毕生质保。
听来便令人怦然心动,然则亦须冷静忖度,这天上掉馅饼之举,果真如此简捷?
先说说这“毕生质保”究竟作何解。
简而言之,便是倘若你为首位车主,且非以车营运,勤勤恳恳于奇瑞4S店维养,那车若出何等质量问题,厂家便管修,管换。
听上去是否甚妙?
然则吾等须把话说清楚,此间蕴藏数个“但书”。
“肇始车主”,意味着二手车主无缘。
“非营运性质”,跑网约车的朋友亦须靠边站。
“全程奇瑞4S店维养”,此条则较为关键。
洞察秋毫者皆知,4S店维养费用,通常较之外间修配厂为贵。
是以,这“毕生质保”听来甚为诱惑,实则亦是厂家为己身增添一层保障,毕竟将维养这块饽饽紧紧攥在手中。
或有人谓,这岂非变相敛财乎?
话亦不能如是说。
盖因,彼既提供了服务,收取合理费用亦无可厚非。
关键在于,这“合理”二字该如何界定。
若4S店假借“毕生质保”之名,漫天索价,那这美事可就变味了。
车主李先生的故事倒颇为实在。
购入瑞虎8L两年,引擎损毁,维修费预估一万五。
因其契合“毕生质保”条件,厂家悉数承担。
李先生逢人便言:“当初便是冲着此条而来,未曾料到真能省却如此多钱!”
此事往深处揆度,实则映射了消费者对汽车质量安全的褊狭。
眼下汽车市场阋墙谇帚,各类新车层出叠见,然则质量参差不齐亦是现实。
消费者耗费重金,自然希冀购入一份安心。
与坊间认知相左,厂家推出“毕生质保”,除却营销噱头,或许亦是一种倒逼机制。
倒逼自身擢升产品质量,倒逼4S店精进服务水准。
盖因,若车子三番五次出问题,免费维修的成本可比售车利润高多了。
话又说回来,这“毕生质保”真能成为行业圭臬吗?
吾以为颇为悬乎。
盖因,每家车企的情形不一,成本控制、风险承担能力亦各异。
然则瑞虎8L的此番尝试,至少为行业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与其龃龉于价格战,不如于售后服务上穷极心思,令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物有所值。
当我们惯常性地将汽车质量问题归咎于“品控不逮”时,是否忽略了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问题?
汽车零组件供应商的质量把控、整车厂的装配工艺、以及售后服务的标准化程度,哪个环节出了龃龉,皆会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
仅此一个“毕生质保”的承诺,或许不能彻底消弭汽车行业的售后困厄,然则其至少点燃了一盏灯,照亮了车企和消费者之间,那条本该坦诚相待的路径。
此径,需求的不仅仅是承诺,更是践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