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双手离开方向盘,让电脑完全控制车辆,你敢这么做吗?最近北京出台的新规定让这个大胆的想法变得稍微安全了些。那些整天吹嘘自动驾驶技术的车企,现在终于要为他们的承诺买单了。想象一下,如果车子自己开的时候出了事,再也不用和车企扯皮几个月,这感觉是不是很棒?
过去几年里,不少电动车品牌都在宣传他们的自动驾驶技术多么先进。但当事故真的发生时,车主往往发现自己处于弱势地位。保险公司说这是系统改装造成的,车企则拿出说明书里密密麻麻的免责条款。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新规要求车企必须为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事故承担主要责任,就像华为已经做的那样。
这次改革最实在的部分是强制安装车辆数据记录仪。这个小盒子会记下行车时的所有关键数据,就像飞机的黑匣子一样。交警处理事故时可以直接调取数据,不用再看车企的脸色。车里还会装上两个摄像头,一个拍路况,一个拍司机。这样既能判断是不是系统故障,也能防止车主在需要接管时故意装睡。
有些细节特别有意思。比如系统发现司机双手离开方向盘超过10秒就会发出警报,如果提示接管时司机不作为,那责任就得自己担着。车企也不是全包,他们主要赔偿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发生的事故。为了应对可能的赔偿,新规还强制车企购买专门的责任保险。
现在买电动车可要擦亮眼睛了。那些号称自动驾驶技术领先的车企,敢不敢签事故赔付协议?华为之所以敢第一个吃螃蟹,是因为他们真的在实验室模拟了各种极端情况。据说他们的系统能在爆胎后200毫秒内稳住车辆,比人类反应快得多。但有些品牌的路测视频被爆出是剪辑过的,这样的技术真上路后靠谱吗?
明年开始,售价20万以上的电动车如果没有L3功能可能就不好卖了。中国的这个标准比欧洲还要严格,直接跳过了无休止的讨论阶段。虽然现在的系统在复杂路口还是会频繁退出,跟车时也经常被加塞,但至少车企再也不能把普通辅助驾驶包装成完全自动驾驶来忽悠消费者了。
这次政策调整就像一面照妖镜,让真正有技术的企业和只会营销的品牌立刻现出原形。八月份开放的实地测试将成为关键考验,那些靠PPT造车的企业可能要头疼了。毕竟,技术实力不是靠漂亮话就能证明的,敢不敢为事故负责才是最直接的检验标准。
科技进步本该让生活更便利,但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再酷炫的功能也会变成安全隐患。现在终于有了明确规定,既保护消费者,也倒逼车企认真提升技术。下次你去试驾带自动驾驶功能的电动车时,不妨先问问销售:这车出事的话,你们公司真的会负责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