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款理想 i8 取消了多版本,统一 33.98 万的售价,这个决定其实挺有意思的。刚和一个理想的老维修师傅聊,他说:你知道吗,别人搞好多版本,零部件供应链就是一团乱麻。统一版本,零件统统都能通用,库存成本低,效率也高。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明显能感受到松了口气。这么一来,研发和供应链端压力都能稍微缓解点。
而乐道 L90,价格亲民得多,六座和七座版本,中间价位徘徊在 26.58-29.98 万,电池租用的起步价更是跌到 17.98 万。感觉乐道这波定价是给了不少户型更广泛的家庭一个切入点。老同事小李刚买了辆乐道L90,说:这车我爸妈特别满意,价格在这儿,也不怕保养费吓人,买回来日子过得踏实多了。听这话,我心里当然明白,预算限制下,这种实用主义的配置飞快抓住了用户神经。
说到空间,这里有意思了。乐道 L90 的车身长 5145mm,轴距达 3110mm,前备箱 240 升,后备厢也是 430 升。换句话说,六座满员还能装下6 人 10 箱的货物,实打实的储物能力。你跟那些三口四口的人聊聊,提起这事儿大家都会点头。但理想 i8,虽然轴距短了点(3050mm),前置备箱没了,第三排地台倒是全平,二排过道宽敞到 220mm,进出第三排也舒服多了。
我刚才翻了下之前写的笔记,发现之前我过于强调了理想的空间不如乐道,实则不然。有时候空间并非越大越好,坐姿和舒展感同样重要。理想给人的坐姿体验明显更高级,尤其是第三排,这小细节平时被忽视了。怎么算都觉得,像我这种常跑长途,坐车的人越舒服越重要。
续航这块理想明显是亮点。97.8kWh 大电池加上 CLTC 标准下 720km 的续航,可以觉得这车像家用电动车里的大存储箱;5C 快充 10 分钟添能补 500km,长途自驾简直是神器。对比乐道的 85kWh 和 605km 续航,差距真不是一点点。乐道侧重点不一样,依靠蔚来 3000 多座换电站,3 分钟换电解决续航焦虑,城市和周边通勤的便利性更明显。
换电站这事儿,我自己没亲自体验过,但常听一线销售说,很多用户初期对换电还持怀疑态度,觉得麻烦。可销售跟我说:用了几回后就上瘾,尤其是下班高峰,换电无需排长队且速度惊人。我猜(样本少,没细想过)乐道的换电体系未来对新车消费决策的影响会逐渐加深,不是简单的续航数字游戏,而是时间效率的革命。
智能驾驶层面,理想 i8 这次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这算是下了血本,配备Thor-U芯片,700TOPS 算力听上去就猛。高端NOA(导航辅助驾驶)与记忆泊车功能成熟,光是极端天气感知能力就比乐道强不少。乐道 L90 采用纯视觉方案,用的是Orin-X(254TOPS算力),硬件和功能上明显不在一个梯队,但性价比很突出。
我那朋友小陈正好买了辆理想 i8,跟我抱怨道:智能驾驶好是好,就是偶尔提示反应慢点,复杂道路上警告有点多,吵人。我倒觉得这是所有高级辅助系统普遍的烦人通病,只是理想在极端场景下的稳定性更有保障。乐道虽然没那么先进,但毕竟节省了不少成本,用起来或许没那么烦,这倒也算是一种平衡。
关于保值率,我在心里大概算了下,理想 i8 因为品牌口碑和技术加持,保值率估计能有 70% 左右(样本少,体感推算),乐道 L90 则可能在 60% 出头。换句话说,买理想不仅是买车,更是在买一个相对保值的未来资产,不过这也得看后续供应链和市场表现。
选车总得看需求。我个人觉得,预算 35 万左右且对长途驾驶、智能辅助和品牌售后来回有明确需求的消费者,理想 i8 是合理选择。而想要一台灵活、空间大、换电便利又不那么烧钱的车,乐道 L90 较适合多孩家庭或者日常城镇通勤人。话说回来,乐道放弃激光雷达,是不是也是在权衡产线复杂度和供应链稳定?我觉得是,但这段先按下不表。
有时候我会想,2025年这两款车竞争格局会不会变成一个高端+智能,另一个脚踏实地、讨好实用主义用户的经典对弈?市场还得多观察,但就目前信息,差异化定位挺清晰。
对你来说,如果预算刚好在两车之间摇摆,最担心的点是什么?空间够用还是续航可靠?或者换电便利与智能驾驶哪个才是真正救命稻草?这其实更关键。再说,理想 i8 取消多版本后,会不会导致用户选择余地减少,反而把部分买家推给了乐道?我愿意接着观察这点。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