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界H5超过10万个预订订单,像一颗炸弹扔进了15-20万SUV的市场。 这个市场以前是比亚迪宋、吉利银河L7的天下,现在华为带着智驾来了。
华为的“界”系列车队已经布好了阵。 问界M9和M8上半年卖了接近10万辆,单车均价超过40万。
宝马X5同期销量暴跌近60%,奔驰GLC和奥迪Q5L也在大幅下滑。 BBA的利润砍半,背后就是问界抢走了高端用户。
尊界S800上市三个月,大定1.2万台。 迈巴赫上半年总共才卖不到5000台。 有钱人的车库里,国产车越来越常见。
但尚界H5完全不同。 它没有直接对标任何合资车,而是冲进了国产车最核心的价格区间。
15-20万预算的家庭用户,以前看的是比亚迪、吉利、长安和零跑。 现在,他们多了一个选择:华为ADS高阶智驾。
比亚迪全系标配“天神之眼”,但你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过它的智驾测试吗? 吉利的智驾声音同样微弱。
尚界H5一来,直接把这个价位的竞争从拼续航、拼配置,拉到了拼智能驾驶的维度。
华为ADS之前只装在30万以上的车上。 现在下放到15万,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次有车企在这个价位提供城市NOA、全国都能开的智能驾驶。 消费者用脚投票,10万张订单纯靠传闻就攒了起来。
比亚迪上半年卖得最好的是宋系列,吉利靠银河L7走量。 这些车都在15-20万区间。 华为这步棋,没有留给它们太多反应时间。
腾势和方程豹是比亚迪冲高的尝试,但D9主要卖MPV,方程豹靠豹3走量,20万以上的市场始终没有真正打开。 吉利也有同样的问题。 智驾短板,现在成了最危险的口子。
已经有不少品牌选择了和华为合作。 红旗官宣合作,广汽也从质疑转向谈判。 零跑正在谈,长安和奇瑞早已上车。 市场上坚持自研智驾、又没有起色的品牌,越来越孤独。
尚界H5的预订数据一旦转化为真实销量,比亚迪和吉利的经销商第一个感受到压力。 终端优惠会不会加大? 库存会不会增加? 这些问题是总部必须面对的。
华为的智驾系统已经得到市场验证。 问界M9车主敢在市区放开方向盘,视频平台上测试视频层出不穷。 这种信任度,是其他车企目前难以建立的。
比亚迪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产业链控制能力,但在智能驾驶的长跑中,这些优势能撑多久? 吉利旗下有魅族、有卫星,但智驾落地效果始终没有出圈。
15-20万SUV市场的用户最务实。 他们要空间、要省电、要性价比,现在还要好用的智驾。 如果华为真的能做到“标配即顶配”,传统车厂的配置表就彻底失效了。
尚界H5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主流车”的标准。 智能驾驶不再是选配,而是核心产品力。 市场规则已经改变,跟不上节奏的品牌只能被甩开。
比亚迪和吉利如何接招?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还是加快合作谈判? 粉丝还在争论,但投资者可能已经用脚投票。 股价的反应往往比销量更直接。
华为车BU的布局比所有人想象得更快。 问界站稳高端,享界和智界在中端市场发力,尊界收割顶级豪华市场,现在尚界直接打入走量区间。 一套组合拳,覆盖了全部价格带。
尚界H5的试驾车还没到店,订单已经堆满。 比亚迪和吉利的4S店销售,这个月的话术是不是该更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