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车厂利润直线下滑,央企出手把价格打骨折,欧洲真傻眼了

巴黎车展的镁光灯还没熄灭,大众CEO奥利弗·布鲁姆的眉头已经拧成了结。他手里攥着第三季度财报——欧洲市场利润率暴跌42%,而中国区销量更是被腰斩。与此同时,上海港的滚装船正满载着比亚迪“海豹”驶向欧洲,车价直接比德国本土便宜30%。网友戏称:“以前是德国车教中国人造车,现在是中国车教欧洲人降价。”

法德车厂利润直线下滑,央企出手把价格打骨折,欧洲真傻眼了-有驾

第一幕:欧洲车厂的“傲慢税”崩盘 斯特兰蒂斯集团的法籍高管曾公开嘲讽中国电动车是“移动的铁皮盒子”,结果自家标致e-208在中国卖28万人民币,欧洲却只标价3.2万欧元(约合25万人民币)。这波“中外差价”被网友做成对比图疯狂传播,德国《明镜周刊》哀叹:“欧洲车企的溢价泡沫,是被自己吹破的。”

更致命的是一组数据:2023年1-8月,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占率突破12%,而雷诺Zoe的订单量同比下滑67%。西班牙经销商抱怨:“中国车配置单上标配的360影像和座椅加热,在德国车上得加价2000欧元选装。”这种“配置碾压”背后,是宁德时代电池成本比LG新能源低18%的硬实力。

第二幕:央企的“反向收割”逻辑 当德国交通部长警告“中国车威胁欧洲就业”时,东风岚图却把FREE SUV卖到比利时,定价4.9万欧元——比国内贵10万,但仍比同级奥迪Q5 e-tron便宜1.8万欧元。这招“高价衬托法”让欧洲媒体集体破防:“中国人居然用我们的定价策略打我们?”

法德车厂利润直线下滑,央企出手把价格打骨折,欧洲真傻眼了-有驾

中远海运的财报泄露玄机:每辆出口欧洲的电动车物流成本仅1200美元,比欧洲车企从东欧运到德国的费用还低15%。更绝的是中国银行的欧元专项贷款,利率比欧洲央行低1.2个百分点。网友调侃:“大众还在纠结工会涨薪5%,中国车企已经用金融镰刀割韭菜了。”

第三幕:柏林墙倒塌2.0? 法国突然宣布将电动车补贴从6000欧元砍到4000,但仅限“符合欧洲碳足迹标准”的车型——明摆着针对中国供应链。结果比亚迪第二天就放出匈牙利工厂规划图,配文:“预计2025年实现欧洲本土化率60%。”欧盟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在布鲁塞尔跺脚:“他们怎么总能快我们三步?”

慕尼黑街头出现魔幻一幕:出租车司机集体请愿要求采购上汽MG4,因为“比大众ID.3多跑80公里续航”。奔驰CEO康林松在内部会议上摔了平板电脑:“中国人用我们的内燃机利润补贴电动车,这仗怎么打?”但最扎心的或许是宝马采购主管的发现:中国车企用手机供应链做车机系统,研发周期比他们短11个月。

尾声:新大陆的旧剧本 150年前,欧洲蒸汽船运来廉价工业品摧毁了清朝手工业;如今中国电动车正用同样的方式撕碎欧洲汽车霸权。当西班牙《国家报》记者在比亚迪展台追问“你们是否在倾销”,销售总监笑着反问:“如果技术领先+成本控制算倾销,那当年大众在中国算什么?”

法德车厂利润直线下滑,央企出手把价格打骨折,欧洲真傻眼了-有驾

汉堡港的晚霞染红了最新到港的蔚来ET7,码头工人正用德语讨论“这车能不能用德国充电桩”。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不过这次,拿着技术标准制定权的换成了中国人。所以问题来了:当欧洲人开始研究“中国车为什么便宜”,是不是像极了当年中国人拆解德国发动机的时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