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真是越来越看不懂汽车市场了。想想前些年,买车和买白菜的差距和现在一样大吗?可如今,9月的一张比亚迪销量报表差点把小编的下巴都震掉了——393060辆!这啥概念?就这一个月卖出去的车,够把整个小县城的马路都站满。咱这还只说的是一个企业,还不是合起来一锅烩的“大杂烩”。更夸张的是,这年头新能源车已经像手机充值卡一样火热。问题来了,比亚迪今年的目标是460万辆,眼看年底就要收官,剩下的140万辆真的就跟买早市大葱似的信手拈来么?且听我慢慢扒拉,别一激动下了单,咱还得掂量掂量,那些号称“大卖特卖”的明星车型里,到底谁是撑场面的大哥,谁又是陪跑的小透明?
这场“无声战役”里,谁是真正的“播种机”,谁又是“薅羊毛”的冤大头?你瞅瞅秦PLUS,9月就干了67577辆,这都快赶上市面上的网红奶茶月销量了!十万出头的家用轿车市场,它说统治就统治。再瞅瞅人家不断“撒糖”——新款加量不加价,续航动不动一百多公里往上蹿,不到八万就能买一辆真心“长脸”的新能源,羊毛薅到牛身上,比亚迪这路数是真的懂中国老百姓心里那点“小九九”。但是别光顾着“秦家族”,有一批兄弟在背后默默舔伤,“宋”家族9月销量才2万多,跌破眼镜不说,连个“庆功宴”的酒钱都差点凑不上。搞笑的是,到了汉、唐、夏这帮“贵族”,降价如割韭菜,销量却往下掉,打了多少钱的广告,倒像是给人家竞品做了嫁衣裳。咱中国车市,果然谁也别笑话谁,轮流做庄。
讲真,比亚迪那点老底,真不怕给你翻出来。王朝网卖得风风火火的“秦家族”,主打性价比;元家族靠着低价新兵元UP摘了元PLUS的老大头衔,一边打高性价,另一边靠新花样“割韭菜”。至于“宋家族”嘛,之前呼风唤雨,如今只能靠“即将升级”的DM-i加持,偷偷发个新品把电池里程再拽一截,价格要是不涨,指不定还能咸鱼翻身;一涨价,就再等等,看看市场怎么说话。再说那汉、唐、夏这几个大名字,日本车不都爱走老将路线吗?眼瞅着自家都要掉队,降价又心疼,保价又挂不住颜面,真是左也痛,右也不是。至于普通人的想法嘛,大洋彼岸、北上广深的车主瞅见降价,刚买车的那一刻已经换成“不甘心”,一边搓手等补贴,一边咬牙说“谁让咱不是早知道呢”。
海洋网倒是个新鲜事,两大金刚“海狮”和“海豹”轮番上阵。海狮05 EV、海狮06新兵,新品种天天推,销量是一波接一波。再看“海豹06”,轿车、GT、旅行版轮着卖,总能戳中你某个软肋。别忘了爱换壳、爱拼性价比的中国小家子气,“海鸥”配“海豚”随时变招,和吉利星愿死磕,只要你舍得降价,销量就能蹭蹭往上涨。可你也别太乐观,销量上来了,同价位竞品也不是吃素的,海洋网旗下的“宋PLUS”变成市场多余的小透明,海狮06一上市直接把它怼回老窝里,这也难怪大家心里犯嘀咕产品一多,同门兄弟抢饭碗,比外敌进村还吓人。
说到这,咱先别急着站队拍手。表面比亚迪是莺歌燕舞、遍地开花,各路细分市场一窝蜂似的想吃饱肚子。可你仔细那些不温不火的系列,在秋风瑟瑟里其实心里打鼓。腾势和仰望,品牌想高端,市场却不买账。腾势这家伙,MPV当红那一阵“挣饱了肚皮”,现在分蛋糕的越来越多,连增量都拿不下。N7一个月才卖98辆,这成绩还不如某地试验区买的电动自行车多。仰望的U8/U9/U7,量小得像试管婴儿,别管定价有多豪横,中国土豪心里终究还是更爱保时捷、奔驰,国产高奢品牌崛起的坎坷可不比二孩政策容易。
市场表面挺热闹,实则暗流涌动。各大品牌小算盘打得啪啪响,新车上市速度快得跟孩子挤地铁似的,功能越堆越多,概念吹得天花乱坠。偏偏老百姓最关心的永远是三个字“能打折吗?”降价多了,品牌崩盘是迟早的事,降价少了,“卷”不过友商,销量立马歇菜。你说这不是吃力不讨好吗?厂商嘴上喊得响,心里还藏着事儿,指望年底那点购置税红利,也就眼下能撑一把。风头过了,谁还能记得你的好?
谁料想,剧情就这时候突然掉头。刚叨咕完高端车型不咋地,这边“方程豹”翻身了。9月份人家创历史新高,24141辆,同比涨了344.9%!你说这涨幅搁股市都疯了。关键点在于钛7,上市三周,已经8128辆,未交付订单堆成山。你以为还得熬咖啡看啥“产能爬坡”?橙色内饰、特选车漆“遥遥无期”,买家等货都快练出三头六臂啦!这种热情比年轻人排队买演唱会门票还火爆。钛3是老将,一路走得稳稳当当。豹5和豹8,一路高歌,各自分羹。眼看着方程豹要成新晋“卷王”,连王朝网和海洋网都得打算盘,再不升级就等着掉队了。
你要说“腾势”啥时候能爆,非得像钛7那样给点狠的。新能源MPV的钱袋子已经被薅干,新出的N9、Z9系列产品再好,看见销量低于预期也得发牢骚。买N8L的朋友,问价就问“你这车能一步到位吗?”啥叫一步到位?就是别磨唧,配置全、价格杀、补贴爽,谁磨叽谁完蛋。产品定价扛不住全国“价格战”,再好的“体格”也架不住人家友商一脚踹进来。
比亚迪这“一盘大棋”,新老品牌你追我赶都不在话下,海洋网、王朝网、方程豹玩起“自家人抢地盘”,单论一个“卷”字就能写十万字论文。明争暗斗、强中更有强中手。中国人喜欢热闹,可真热闹了又感觉自家老本被稀释,一拥而上全都当了矮子,苦的还是刚入手没俩月的准车主。
表面上,大家看着比亚迪全线“轰隆隆”前进,心头还想着是不是年底能出个大新闻。可仔细想,隐患一大堆。产品线多成一锅大乱炖,“自家人互掐”现象愈发明显。宋家族和宋PLUS,谁都说自己是大哥,可在不同平台里都沦落得有点掉价。老顾客天天提降价,潜在客户坐等年底优惠,新手还瞅着产品升级。你要细算,这车企跟媳妇买包包似的,总怕买“贵了”。一边看促销,一边当观望党。等到购置税会上调,年底“鼓劲”还得刺激一下,等明年怎么着?新政策来了,市场冷得跟冬天三九天,新能源车再有大补贴也没啥新鲜劲。
再瞅瓢仰望、腾势这些高端系列,表面高大上,实则“雷声大雨点小”。汽车卖得像卖奢侈品,定位倒是整得高,销量一问全是“鸡肋”。厂商嘴上坚持“高端自信”,背后产品堆积如山。用户其实早就明白高端不等于高销量,好用、耐看、实惠才是真的香。奋力创新,功能不断推陈出新,可不用心琢磨性价比,迟早让对手翻了你的牌。
说实话,看着比亚迪的这张九月报表,小编是真服了,这画风妥妥的“全家桶”——想啥都有,却不是啥都香。你说销量高吧,真高!但这些爆款是“拼命赚吆喝”还是“各打各的小算盘”?一堆子车型互相切蛋糕,闹得比市场竞争还热闹。高端玩奢华,入门主打实惠,结果一激动降价玩得飞起,最后还不是落了“人傻钱多”的口碑。转头一想,你是不是也有点像刚买车那位倒霉兄弟——前脚刚提新车,后脚就发现降价,真心堵得慌。可市场哪有给你后悔的时间?谁知道下个月的爆款是不是还得靠“割韭菜”拼出来?难怪大家都在问“比亚迪,你这模式真玩得转吗?”
车圈的老师傅常说“买车就像相亲——看着都好,真下手才知道谁靠谱。”可比亚迪现在各系猛攻,小型车和中高端一锅炖,降价补贴玩花样,搞得消费者心头直犯嘀咕咱到底喜欢的是“卷出来的价格”还是“独一份的诚意”?你觉得,今年的比亚迪,是真正把老百姓宠上天,还是说玩了一出“降价套路、割韭菜不停歇”?欢迎留言,说说你家刚买的比亚迪,后悔还是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