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每118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探寻岚图汽车背后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密码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在武汉,智能制造的节奏与数据指令的律动,正在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

近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岚图汽车总装车间,现场感受到这座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高效运转。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每118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探寻岚图汽车背后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密码-有驾
岚图汽车总装车间的半成品汽车和智能生产线。

在车间里,机械臂灵活挥舞,将轮胎、座椅、中控台等零部件精准装配到车身上;不同款式的新能源车在智能输送带上悬空滑过,AGV小车则在工位间穿梭,将零部件送至指定位置。半成品汽车在机械臂与工人协同操作下,经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工序,顺利驶下生产线。

“过去,一个环节要几名工人钻进狭小空间,辛苦但效率不高。现在,一个机器人就能完成多项工作。”岚图汽车工作人员介绍说。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每118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探寻岚图汽车背后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密码-有驾
武汉经开区岚图汽车工厂,机器人与人工协同作业。

岚图汽车成立于2019年4月,是东风汽车旗下的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武汉工厂作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了“5G+工业互联网”全覆盖,具备4款车型混流生产能力,平均每118秒即可下线一辆整车。

“智能化是岚图未来的战略重点,它不仅体现在产品上,更贯穿于生产制造、新品研发和销售全过程。”岚图汽车首席运营官蒋焘表示。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每118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探寻岚图汽车背后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密码-有驾
岚图汽车武汉工厂生产线。

在总装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作业。随着智能制造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迭代不断加快,企业必须依靠高技能人才才能保持竞争力。这一趋势也让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整体来看,汽车产业链正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岚图汽车正坚定推动生产方式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制造转型,对前沿研发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岚图汽车销售培训相关负责人杨帆说,公司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聚焦设计、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相应的人才招聘正在加快推进,但仍存在一定缺口。除了招聘,岚图也通过培训和产教融合,与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每118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探寻岚图汽车背后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密码-有驾
岚图汽车武汉工厂生产线工人忙碌现场。

目前,岚图汽车公司员工总数已超过6000人,带动产业链就业超4万人。岚图汽车已进入挪威、荷兰、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计划今年全面覆盖欧洲核心市场。

记者注意到,在总装车间的一侧,展板上陈列着一系列员工改善课题:“零化H53车型EV前保凸模拉伤”“涂装涂胶烘干炉强冷风机节能改善”……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成为创新主题,工人若提出改进建议并被采纳,将获得相应奖励。

岚图汽车公司将人才培养作为战略核心,通过企业内部培训、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职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员工能力。为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岚图推出面向全球知名高校的尖端校园招募项目,重点引进新能源三电、智能化等领域人才。岗位覆盖电芯开发、大模型算法、AI算法、自动化测试架构等前沿方向。岚图汽车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为新人建立了完善的培养体系,包括集中培训、工厂见习、轮岗实践、导师带教和训练营等,帮助人才快速成长。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每118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探寻岚图汽车背后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密码-有驾
岚图汽车武汉工厂的生产车间场景。

岚图汽车正通过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与前沿技术赋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生成长,推动产业升级与人才价值同步跃升。

作者丨王东丽 赵泽众

图片丨王东丽

编辑丨邱 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