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适得其反”,有时,抉择真不能仅凭皮相。
话说上个周末,忝列一席于阔别已久的同窗雅集。几盏薄酒入喉,当年号称“车坛活字典”的老王,猝然迸出一句:“同事新购的Model Y,余仅小憩五分钟,顿生悔意!” 语惊四座,要知道,老王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数码发烧友,对新能源车更是了如指掌。
这几年,新能源车市炙手可热,理想与特斯拉两家,堪称个中翘楚。恰如手机界的苹果与华为,表面观之皆为智能电动载具,实则内里乾坤迥异。特斯拉,典型的技术原教旨主义者,执拗于纯电路线,宛若乔布斯当年固守单键手机。彼辈自2012年Model S问世伊始,便将充电桩星罗棋布于全国九成高速服务区,V3超充加持,弹指一挥间,便可续航二百五十公里。
然,这份孤注一掷亦有代价。君不见,寒冬腊月,标准续航版Model Y,实际续航能有七成已属侥幸。尤以北地居民为甚,空调暖风一开,电量如江河决堤般倾泻,委实令人扼腕。
理想又当如何?实乃一现实主义的“八面玲珑客”。增程式设计,辅以燃油发电,既可忝列新能源补贴之列,又能纾解里程焦虑。听来是否妙哉?
然,世事往往事与愿违。2023年有第三方机构龢实生物,理想L9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竟高达九点二升。这已然可与同尺寸燃油车比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岂不令人怫然?
此种“既要、又要”之策略,令理想于北上广深等牌照桎梏之地,俨然成为奶爸们的心头好。然亦招致诸多非议,有人指摘其投机取巧,难谓真正的“新能源”。
更有甚者,后续之事颇堪玩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历经三年风雨的Model Y,保值率尚余六成五,而理想ONE,仅堪五成二。见此,是否觉特斯拉已然胜券在握?
莫急,且观二手车交易平台。2021款的理想ONE,标价依然坚挺于二十五万以上!此绝非数据舛误,实乃其精准洞悉了中国家庭“三十万购入全能SUV”的集体潜意识。
你看,理想ONE,空间绰绰有余、配置琳琅满目,可携妻儿、可远途跋涉,虽则油耗略高,然相较于动辄四五十万的燃油SUV,仍不失为一上佳之选!保值率偏低?无伤大雅,反正购入之初便已打定主意,家用五六年后再易手,亦不亏矣。
故而,选择此物,向来非黑即白。一如无人会问“择咖啡抑或豆浆”,关键在于阁下更需何物。欲提神醒脑,则咖啡一杯;欲暖心暖胃,则豆浆一碗。
言归正传,落于购车一事,若君追求极致之驾驭体验与科技感,不惮里程焦虑,则特斯拉定能博君一笑。然若君渴求一辆空间富余、可照顾阖家老小、偶可驰骋远方之SUV,则理想或更能契合君之所需。
恰如老王,伊始被特斯拉的科技感与操控感所倾倒,然小憩于同事之Model Y后,顿觉空间捉襟见肘、舒适性平平,遂生悔意,恨未择理想。
实则,此背后折射出一更为深邃之问题:吾辈购车,究竟为何?为追求极致性能,抑或为满足家庭需求?为彰显个人品味,抑或为追求性价比?
归根结底,购车一事,实乃一场关于需求与现实之博弈。世间并无至善之选,唯有最适己之选。切勿盲目趋同,切莫为各类参数与配置所惑,厘清自身之真实需求,方可觅得属于自身之那辆“Dream Car”。
吾辈常言“适己者珍”,然此语真正落至实处,需吾辈放下虚荣,正视自身之真实需求。恰如购车,勿仅观品牌与参数,多去试驾,多去体验,观其能否真正融入君之生活,成为君家庭之一份子。
期冀有朝一日,吾辈购车,不再为颜面,而为更臻于善之生活。期冀有朝一日,吾辈所择,不再是冷冰冰之机器,而是暖融融之陪伴。此,方为汽车之真谛,亦为吾辈择之真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