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我想跟你们聊个特别有意思的国产新能源,它就是刚推出来的宝骏E6。
你们猜怎么着?这车一上来先给个大大的暴击,居然卖14.98万!
你们没看错,我也没打错字,就是这个价......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个定价的时候,人都傻眼了,反复确认了好几遍,生怕是自己眼花了。
为啥会如此激动呢?要先了解这个车的来龙去脉。简而言之,就是宝骏云海EV的“网约车版”。
但有意思的来了,它虽然叫网约车版,也对个人卖。这就让人看不懂了,双龙戏珠吗?
怎么说呢,这车跟宝骏云海EV 500公里续航的版本,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外观、内饰、三大件都一样。
长宽高4541/1880/1608mm,轴距2750mm,标准的紧凑型SUV身材。
但是,但是啊,重点来了!作为“畅享版”,它比指导价10.98万的云海EV入门版,配置还给减了不少。
我给你们数数都减了啥吧,像什么主动刹车、车道保持、360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这些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没了。
还有前排座椅电动调节、通风加热、手机无线充电这些舒服的配置,也没了。
甚至连中控屏都从15.6英寸缩水到了10.1英寸......
结果呢?配置减了一大堆,价格反倒贵了4万块,我估计陈震看了都会做梦喊,这你受得了吗?
说到这儿,我到现在都有点懵了......请问这是什么操作?我实在是没想明白,宝骏这波操作的逻辑在哪?
难道是觉得网约车司机师傅们钱多得没地方花?还是说这个“畅享版”的名字有什么我没参透的玄机?
说真的,这个定价策略,感觉有点不尊重消费者智商的意思了,你们怎么理解?
咱们再看看同价位的对手都是些什么神仙。零跑B10、广汽埃安AION Y、还有吉利银河E5,哪个不是打得头破血流?人家价格一个比一个狠,配置一个比一个卷。
你一个减配版的“网约车”,凭什么卖得比正经的家用版贵4万?就因为换了个名叫E6?这名字也不值4万块钱啊。
本来宝骏云海EV出来的时候,我觉得还行,设计在线,配置也还过得去,在10万出头的市场里算是个不错的选择。结果搞出这么个E6,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给兄弟们个建议吧,你们真看上了这套壳子和动力,老老实实去买宝骏云海EV,至少价格正常点,配置也高。
至于这个宝骏E6,我只能说,除非你们有特殊癖好,或者钱真的烫手,否则......真不如去买个der。
当然了,存在即合理,厂家这么定价,可能有他们的考量,也许是针对特定采购市场?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但是!作为普通消费者,我反正是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去推荐这款车的。
大家怎么看这个宝骏E6?你们觉得它这4万块到底贵在哪儿了?评论区聊聊,让我看看是不是我格局小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