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低于成本价运营”是真命题,还是伪概念?

家人们,网约车低运价的情况,引出了“低于成本价运营”这么个说法。好多网约车司机都觉得,或者说担心,不少时候网约车就是在“低于成本价”跑,都盼着能改变这状况。发改委也表态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里也提到“不能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就像最近,鹰潭市交通运输局在网约车监管联席会上,头一条就说要“停止低价竞争”“严禁低于成本价强制司机低价接单”。

网约车“低于成本价运营”是真命题,还是伪概念?-有驾

但咱仔细一琢磨,网约车所谓“低于成本价运营”,说不定就是个伪命题。为啥这么说呢?

其一,从理论上讲,“低于成本价运营”这种价格策略,应该是行业运营公司搞出来的。可现在网约车的情况不是这样啊。要知道,目前没有一家网约车平台公司是真正的运营者,它们本质就是信息中介。反倒是每个网约车司机,更像是运营者,自己承担运营的盈亏。

网约车“低于成本价运营”是真命题,还是伪概念?-有驾

所以,说网约车平台公司“低于成本价运营”,这说法可能站不住脚,也不符合实际,拿这个理由去要求和约束网约车平台,就有点驴唇不对马嘴啦!

其二,网约车到底存不存在“低于成本价运营”的问题,也得打个问号。大家都觉得网约车价格比传统巡游出租车便宜,这没错。但要是不算平台给乘客发优惠券这种特殊情况,乘客打车付的钱其实并不少。再怎么低,也不至于低于成本价。

网约车“低于成本价运营”是真命题,还是伪概念?-有驾

所以啊,与其说网约车存在“低于成本价运营”的问题,倒不如说,现在网约车的关键问题是,平台仗着自己掌握信息和流量的优势,抢走了行业定价权,拼命压价。像平台单方面给乘客发优惠券,最后常常把这成本转嫁到司机头上,还有转卖订单导致多方抽成这些操作,结果就是真正干活的服务商、运营商,也就是司机的利益受损了。

看来,只有真正把问题的本质搞清楚,才能又快又好地解决网约车的这些麻烦事儿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