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最近高速收费政策有大动作,听说 “车牌付” 要走进我们的生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就一起来唠唠。
先说说以前的高速收费方式,人工收费,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每次到收费站,得停车、开窗、递钱、找零,一套流程下来,要是车多的时候,那排队排得叫一个心烦。后来 ETC 出现了,感觉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往车上一装那个小设备,过收费站的时候,“滴” 的一声,不用停车,直接就过去了,效率大大提高。全国 ETC 用户量那也是蹭蹭往上涨,好多人都觉得这简直是高速出行的必备。
可 ETC 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办的时候就挺麻烦,得跑银行办卡激活,还得掏钱买设备,有些地方甚至还要交押金。而且设备有时候也会出问题,像没电了、信号不好了,关键时候掉链子,真让人着急。还有啊,在节假日出行高峰,ETC 车道车一多,也照样得排队。
就在这时候,“车牌付” 出现了,听起来还挺新鲜。简单来说,就是把车牌当成付款码,和支付宝、微信这些支付平台绑定。车一过收费站,摄像头一扫车牌,钱就自动扣了,连停都不用停,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方便?而且它不用额外安装设备,也不用担心设备出问题,只要手机上绑定好了,高速能付,停车场也能付,全场景覆盖。现在一些城市的隧道和停车场已经开始用上车牌付了,像山东胶州湾隧道的 “隧 e 通”,浙江杭州的 “车牌码”,推广得还挺不错。
但车牌付也不是没有缺点。最大的问题就是套牌风险,如果有人套了你的车牌,那他跑高速花的钱,可都得算在你头上,想想就可怕。而且不同城市的车牌付系统效果不太一样,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识别率能达到 98% 以上,可有些三四线城市,可能就只有 90% 左右。还有在雨雪大雾这些极端天气下,车牌被遮挡或者看不清,识别就容易出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内 ETC 还是主流,毕竟它的用户基础太庞大了,不是说换就能换的。而且 ETC 在技术上也比较成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极端天气,它的稳定性还是有优势的。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 3 - 5 年,车牌识别技术可能会有很大的提升,识别率说不定能和 ETC 差不多。再往后看,5 年之后,车牌付说不定真的能在部分地区取代 ETC,但核心高速路网大概率还是会保留 ETC 系统。
其实不管是 ETC 还是车牌付,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收费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咱们出行更方便、更快捷。科技在进步,交通领域也在不断创新,说不定以后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了,高速公路收费直接融入自动驾驶系统,按里程自动计费,连收费站都不用过了,那才叫一个爽。
咱作为普通车主,就盼着这些新技术、新政策能真正给我们带来实惠和便利。大家对 “车牌付” 有什么看法呢?觉得它能取代 ETC 吗?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记得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祝大家出行一路畅通,钱包越来越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