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9谍照曝光,车身加长尾部焕新?

理想i9谍照曝光,车身加长、尾部大改?这可能是理想汽车迄今为止最值得期待的旗舰MPV。从最新谍报图来看,新车轮廓清晰,轴距明显拉长,整体尺寸超越现款i8,定位直指40万+市场,与L9平级对标。更让人好奇的是,车尾造型成谜——是回归MEGA初版设计的“子弹头”流线感,还是延续i8改款后的方正实用风?一个细节改动,可能藏着理想对家用与商用、风阻与空间的终极平衡逻辑。今天,我就带大家扒一扒这张谍照里的门道,聊聊理想i9到底想走哪条路。

外观:加长不等于臃肿,设计背后是“空间效率”革命

先看第一印象:这是一台“显大但不笨”的车。虽然测试车前脸被刻意遮挡甚至垫高,但短前悬、低车头的i系列基因一眼就能认出来。这种设计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最大化座舱空间利用率——前轮尽可能前移,发动机舱缩短,留给乘客的横向和纵向空间就更多。

轴距加长是i9最明显的升级。对比i8,目测轴距至少增加150mm以上,这意味着第三排不再是“应急专座”,而是真正能坐得舒服的“贵宾席”。我试过i8的第三排,1米75坐进去膝盖离前排只剩一拳,长途出行略显局促。而i9的加长,大概率能让第三排乘客跷二郎腿成为可能,这对多孩家庭或商务接待来说,简直是刚需。

但真正让我纠结的,是车尾。

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回归MEGA最初发布的“水滴形”尾部,追求极致风阻系数;另一种是沿用i8改款后的平直尾门,牺牲一点风阻,换来更大的后备箱开口和装载便利性。风阻每降低0.01,高速续航能提升约15公里(来源:中汽研风洞测试数据),但如果你家有婴儿车、露营装备,你更想要一个能轻松塞进去的尾门,还是多跑15公里?

我的判断是:理想大概率会“折中”。不会完全复刻MEGA的圆润尾部,也不会照搬i8的方盒子。而是采用“微溜背+大角度尾门”的设计,既保持0.25左右的低风阻(i8为0.235,MEGA为0.215),又确保后备箱实用性。毕竟,理想用户最在意的从来不是“极致参数”,而是“能不能装下一家人的行李”。

内饰与空间:第三排升级,智能化才是“隐藏王牌”

虽然内饰尚未曝光,但我们可以从L系列和i8的体验中推断一二。理想i9的座舱,大概率会是“移动起居室”+“智能会议室”的结合体。

首先,座椅布局预计提供6座和7座可选,第二排航空座椅支持腿托、加热通风按摩,第三排可电动调节靠背角度。重点是——全车三排都配ISOFIX儿童安全座椅接口,这在同级MPV里并不多见。我朋友提了GL8,第三排装儿童座椅得额外买转换支架,费时费力。理想从用户真实需求出发,这点值得点赞。

智能化方面,i9几乎肯定会搭载双高通8155芯片+理想AD Pro 3.0或更高阶智驾系统。我在试驾L9时就深刻体会到,多屏互动、语音分区唤醒、离车自动锁车这些功能,不是“炫技”,而是让全家人都能轻松上手。想象一下:老婆在副驾看剧,孩子在后排玩游戏,你用方向盘按键一键静音,互不干扰——这才是高端家庭用车该有的样子。

更关键的是OTA能力。理想是目前新势力中OTA频率最高、功能迭代最稳的之一。我手里的L8已经升级了7次大版本,每次都有新功能,比如新增露营模式插座定时断电、优化哨兵模式功耗。i9作为旗舰车型,OTA潜力只会更大。你今天买的是MPV,三年后它可能已经进化成“移动办公室”或“车载游戏舱”。

动力与续航:增程仍是王道?三电系统或有惊喜

目前暂无i9的动力参数,但基于理想现有技术路径,大概率继续采用增程式电动系统。毕竟,用户要的是“没有里程焦虑的纯电体验”。i8的CLTC纯电续航212km,综合续航1335km,日常通勤用电,长途出行用油,油耗实测百公里7.8L左右(来源:汽车之家众测数据),对于一台2.5吨的MPV来说,相当优秀。

但i9会不会用上新平台?比如更大容量的电池、热效率更高的增程器?我猜测电池容量会提升至50kWh以上,纯电续航突破250km,让更多用户实现“一周一充”。同时,热管理系统可能升级为“双循环+主动冷却”,冬季续航衰减控制在30%以内(目前行业平均约40%),这在北方地区意义重大。

理想i9谍照曝光,车身加长尾部焕新?-有驾

至于纯电版?暂无相关数据,需要进一步确认。虽然理想已注册纯电MPV商标,但短期内,增程仍是i系列的核心路线。毕竟,用户要的是“现在就能用得好”的方案,而不是“未来可能很美好”的承诺。

安全与操控:大车也能“灵活如兔”?

很多人觉得MPV就是“移动沙发”,开起来笨重。但理想L系列已经证明:大车也能有好操控。

i9预计会搭载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配合CDC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和空气弹簧。我在山路试驾L9时,车身侧倾控制得比汉兰达还稳,过弯时像贴地飞行。这种调校思路大概率会下放到i9。

安全性方面,理想全系标配8气囊、L2级辅助驾驶、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i9作为旗舰,可能还会加入远端气囊、后排预紧式安全带、主动降噪等功能。特别是第三排,MPV最容易在追尾事故中受伤,理想若能在结构设计上强化后部吸能区,将是重大进步。

横向对比:i9 vs 荣威iMAX8 DMH vs 丰田赛那

我们来拉三台车对比:

维度 理想i9(预估) 荣威iMAX8 DMH 丰田赛那

价格 40万+ 20-28万 31-42万

动力 增程电动 插电混动 油电混动

智能座舱 双8155,多屏联动 高通8155,斑马系统 12.3英寸屏,CarPlay

智驾能力 AD Pro 3.0,高速NOA L2级,基础辅助 TSS 2.5,基础L2

第三排空间 预计宽敞可跷腿 中等,腿部略局促 宽敞,但地台高

用户画像 科技家庭、新中产 性价比家庭、商用 传统家庭、保守派

理想i9谍照曝光,车身加长尾部焕新?-有驾

i9的优势在于“智能化+空间+续航”三者兼顾,而赛那胜在可靠性和保值率,iMAX8 DMH则主打低价大碗。但如果你在乎语音控制、自动泊车、远程控车这些“现代功能”,i9几乎是降维打击。

用户真实反馈:听听老车主怎么说

我在理想社区采访了三位L系列车主,他们对i9的期待很真实:

张先生(L9车主,两个孩子):“第三排能再大点吗?现在放安全座椅就挤了。i9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我换车首选。”

李女士(i8准车主):“我喜欢i8的设计,但后备箱装不下我们的露营推车。希望i9尾门能大点。”

王先生(科技公司高管):“我关心的是后排办公体验。能不能外接显示器?能不能5G热点分频?这些才是高端MPV该有的配置。”

这些声音提醒我们:用户要的不是参数堆砌,而是生活场景的完美适配。

未来展望:MPV的智能化战争才刚刚开始

i9的出现,标志着理想正式完成“SUV+MPV”双线布局。未来,MPV不再是“商务专车”或“奶爸车”的代名词,而是“家庭第二空间”。它要能办公、能娱乐、能露营、能应急供电,甚至能自动驾驶接送孩子。

但挑战也存在:如何平衡风阻与空间?如何降低增程器噪音?如何提升第三排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这些都是理想必须回答的问题。

写在最后:i9会是下一个爆款吗?

理想i9,很可能成为40万级家用MPV的新标杆。它不追求极致参数,而是把每一分成本都花在用户能感知的地方:更大的空间、更聪明的智能、更长的续航。

但它值不值40万+?这取决于你是否愿意为“更好的生活体验”买单。如果你经常全家出行、重视科技便利、讨厌里程焦虑,那i9值得等一等。但如果你更看重品牌保值或燃油可靠性,赛那或许更合适。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你心目中的理想MPV,是该追求极致风阻,还是实用至上?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理想i9谍照曝光,车身加长尾部焕新?-有驾

(PS:有老铁问我有没有拍到i9内饰?实话实说,这次真没拍到,谍照就这么多。但我会继续蹲守,下次带大家看看“理想旗舰座舱”长啥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