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单车热,悄悄改变了大家的出行习惯。今年上半年,昆明地铁少了 424 万多人坐,比去年同期降了 2.8%。不光是地铁,公交更明显,线路比 2019 年少了快七成,一天的客流量从 276 万掉到不足 100 万。
为啥会这样?你出门买瓶酱油,1 公里的路,骑车 5 分钟就到,等公交可能要 15 分钟,谁还愿意等?3 公里内的短途,共享单车成了香饽饽。地铁再快,从家到站台那一段路要是不方便,大家就懒得折腾了。
但地铁也不是吃素的。你骑单车抢短途,我就把长线做得更舒服。
先看 1 号线和 2 号线,这两条南北走向的骨干线路动了大手术。以前高峰时 4 分钟发一班车,现在缩到 3 分 50 秒,车速也提了 3%,一天还多跑 4 趟。最绝的是春融街站,主线和支线的车能 "掐点" 到站,换乘不用等,北部汽车站过来的人都说:"现在坐地铁比骑车再转车快多了。"
东西向的 3 号线和 6 号线也有新招。以前从东部汽车站换乘,动不动就耽误 10 分钟,不少人宁愿打车或骑车。现在 3 号线高峰时 5 分 30 秒就来一班,6 号线周末还改了运行图,两边一配合,换乘时间直接省了 20 分钟。市体育馆站的保安说:"最近拎行李箱赶飞机的人,又开始坐地铁了。"
最长的 4 号线更有意思,43.5 公里的线路,以前总有点 "两头冷中间挤"。白龙路站、大树营站这些离居民区近的地方,好多人宁愿骑单车短途出行。现在地铁公司加了 6 节车厢的列车,运力提了 30%,收车时间也延到 23:30。更贴心的是,站台边修了直达公交站的通道,还划了专门的单车停放区,骑车到地铁口也方便了。
光改线路还不够,地铁玩起了 "组合拳"。8 月刚上线的智慧通行 APP,藏着不少小心思。公交转地铁能减 1 块钱,骑车停到指定区域还能赚积分换车票。有上班族算过,骑车到地铁站再坐地铁,比全程骑车还便宜。
票价也变了,按实际距离收费。以前坐 20 公里可能要 8 块,现在能省 1 块多。这招对长途出行的人来说,吸引力不小。毕竟骑单车走 20 公里,累不说,天气不好的时候简直是遭罪。
政府也出手了,主城区共享单车限到 12 万辆,乱停一次扣 0.5 元。南亚风情园、白龙地铁站这些地方,划了电子围栏,单车摆得整整齐齐,走路都顺畅多了。
这么一番调整,效果慢慢显出来了。有人算过,从市区去机场,坐 6 号线比以前快了 20 分钟,全程 40 分钟就到。原来放弃地铁的人,又开始办通勤卡了。
其实想想,单车和地铁也不是非要对着干。单车快一时,地铁稳一程;短线图方便,长线靠从容。昆明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把两者的优势捏到了一起。
现在的城市交通,早就不是单打独斗的年代了。APP 把公交、地铁、单车串起来,票价跟着距离变,停车有规矩,大家出门才省心。其他城市要是学着点,说不定也能少点堵车,多点顺畅。
未来怎么样不好说,但至少现在,昆明的地铁和单车,开始往一个方向使劲了。这股劲用对了,受益的还是这些每天出门的人。你说,这样的改变,能不让人待见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