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凯威可能不少车友还停留在那家“在国外卖摩托很厉害的公司”印象里,但随着这几年他们进军国内市场以后,不仅在车型布局组件完善而且价格也颇为诚意,并且在设计、配置等方面都拥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如果你最近关注了他们在四川资阳的新工厂开业和全球经销商大会,就会发现凯威早已不是我们过去认识的那个凯威了!
从“帮别人卖车”到“为自己造车”
以前的凯威简单来说,就是帮很多中国摩托车品牌在海外做代理,而且做得相当大,欧洲、亚太地区都有他们的布局。但这次资阳新工厂的正式投产以及泰州工厂的双重发力下,也释放出了一个重要信号,凯威不再只是代理商而是转型成为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
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于今年重庆摩展高金、兰美达、MBP这三个品牌,同时出现在凯威的展台上。从MBP的中小排量街车,到兰美达的踏板,再到高金的大排量车型,产品线一下子丰富起来。如果这些资源真的被整合起来,那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凯威都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
不走低价路线,靠什么赢得海外市场?
我们都知道,不少国内摩托车厂出口走的还是“低价竞争”的老路。但凯威偏偏反其道而行。从去年米兰展上他们的动作就能看出,国际市场对凯威的接受度很高。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凯威全球销量已达59万台,其中美洲占58%,欧洲占13%。按照这个势头两年内突破百万台并不是一句空话。
新工厂,新标准,新期待
资阳新工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整洁、规范、秩序。大到生产设备,小到零件摆放和标识管理,都看得出凯威在品控上的用心。而这还只是开始——泰州工厂也在建设中。未来,凯威计划把不同排量、不同类型的车放到不同工厂生产,既提升质量也优化成本。
目前,资阳工厂主要生产250cc以上的燃油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我们在现场看到了高金与凯威合作生产的车型,还有兰美达350、新上市的J150工程样车,都已在试驾场地供媒体和经销商体验。看得出凯威与高金、兰美达之间的合作比我们想象中更深入。
产品线大升级,进军MOTOGP
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凯威和高金合作后,会有哪些车推出?试驾现场已经给出了答案:铁甲蛹、雷神650、GK1200、Hawk1000……这些曾经属于高金的大排量主力车型,现在都出现在了凯威的生产线上。
而兰美达这个意大利踏板品牌,虽然历史底蕴不输Vespa,但在国内一直比较“低调”,之前只有G350在售。随着和凯威合作的深入,未来也将会推出更多适合中国消费者的精品踏板,想必部分车型在本届摩博会上大家都已经看到过了。
凯威自家的产品也没闲着,除了现有的150系列踏板和近期发布的新车,工厂里还展出了多款在海外畅销的车型。这些车未来也有可能根据国内需求进行调整后引入。
除了丰富的产品布局以外,凯威也已经计划参加Moto2和Moto3赛事。近年来国产品牌频频出现在国际各大赛事上,并且都也有不错的喜人成绩。凯威决定参加MotoGP赛事一点都不足为奇,毕竟就他们在市场整合能力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全有能力做到。当然在小编看来,凯威借助赛事来促进旗下车型并下放民用或许才是参赛背后更有意义的事情。
电动化布局,可能是下一个看点
最让人意外的是凯威在电动化方面的动作,虽然我们都知道他们在燃油车领域销量不错,但没想到电动产品线也已经如此丰富,电摩、电动越野车、电动自行车、电助力车……几乎覆盖了两轮出行的所有领域。
储能方案上凯威计划采用换电柜和超充站,这种模式在四轮新能源车上常见,但在两轮领域还远未普及。如果凯威能在明年顺利将这套体系引入国内,很可能会推动整个电动两轮市场的发展。
“从外到内”的独特路径
凯威的发展模式在国内其实挺特别的,大多数企业是先在国内生产,再做出口。而凯威是先在海外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熟悉了全球玩家的喜好和需求,再回到国内建立生产基地。这种“从外到内”的路径,让他们既拥有了稳定的海外渠道,也对什么样的车更适合市场有了更精准的判断。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凯威的转变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同时更贴近国内需求的好车出现。也许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再聊起摩托车时,凯威不再只是“那个在海外很厉害的销售公司”,而是一个真正从研发、制造到服务都值得信赖的品牌,所以有理由相信在2026年凯威还会带来国内车友诸多惊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