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摩托车报废新规落地,老车还能继续上路吗?重庆车友真实经历与市井小事
门口那辆“老重庆”巡航摩托,已经在楼下院子晒了12个夏天。张师傅有事没事,就跑下来看一眼,隔些天一定摸摸机油壶,用他的话讲,十三年这坎原来就像堵墙,今年听说重庆和成都都不再硬性扣报废年限,嘿,“歪歪歪,老伙计又能熬几年,哪天还得再跑一趟西藏。”说实话,街坊里养了十来年车的人,不在少数,这回政策变了,呼吸都畅快点。
前两天,张师傅拉我蹲在院子里嘬烟,嘴里叨咕着新规,看他去年刚换了套LED灯,据群里修车行老板说,年检查灯亮度不是走过场,要有实打实的一组数据,也不知道他的老灯泡是不是差点意思。旁边邻居刘阿姨插话:“别整虚头巴脑,去年老张摩托刹车油冻了,跑不到两年一换,师傅还骂——‘这东西不能拖沓,磨坏你自个腿脚快!’”
这新规,说白了就是原来的13年“死线”拉宽了,爱车只要过得了安检,不管几岁,都能继续活蹦乱跳。去年,维修铺新来了个带发动机诊断仪的小青年,上一条老车两项过了,灯光不达标直接被踢回家,张师傅还抱怨了一句:“我这没改过尾箱咋也犯规了?”说实话,年检真没那么松,到点一定得两次——师傅说:“你只管一年一次,小心新政查两回,轮胎不换干脆别出来丢人。”
其实,大伙都听说了,这新规不光是宽限,更是给正规保养撑腰。刘阿姨后来换车轮时发现,她那批90年代的摩托老车,轮胎型号相当难买,问了大修厂又问淘宝,才勉强凑到一只,胶味还怪怪的。这个细节,很多年轻摩友根本没碰过。张师傅念念叨叨,“老车还想熬下去?零件成本直线上涨,可别真硬杠。”
去年,去车管所年检排队,汗湿透了,师傅们闲扯:“早晚第三方也能帮年检了,憋的大家都去那个路边小站,省点力气呗。”果然,今年路口那家小修理店真挂上了“安检受理”牌,张师傅先头去试了下,说人家手势熟练,检测流程比车管所利落。群里有人拍视频取车,一顿操作下来,灯亮、轮胎也不耽误。尤其成都、厦门那边还流行上门取车检,咱重庆这片子估计很快就跟上。
说点冷门配置,也是群聊里的老调子。有人翻出澳洲进口摩托后视镜说镜面防水能过安检,结果重庆本地师傅看都不看,直接盯发动机有没漏油,排气是不是原厂,谁管你那点花里胡哨。还有一茬人瞄准LED转向灯,显示度高但太刺眼,有一年检时还吃了罚单,说“环保不达标”,纯属一场误会。
老车报废这茬事,再扯远点,有个朋友家的大阳摩托,刚过13年头,去年发动机壳被绊了一下,顿时漏油大修,本来按旧规该报废,结果拖到新政策出来又卖了两年。二手市场问的人多,但报价一向低,零件不好配,骑起来确实费心。有一次,我去维修店,师傅念到一款老铃木GN250的故事:“这车十七年我都修不怕,年检过不过看你养不养,别老想着能拖。”
其实,摩托车保养误区真不少,群里有新手嫌换轮胎麻烦,老修理工总说:“你越省事,以后问题越大。”很多人图省油加“经济型机油”,也有师傅现场拆看说机油细菌太多,怠速都不对味——这些琐事,谁养几年谁心里有数。还有一种说法,发动机不出问题,外表再花,一样能过检,今年新规出来后,很多人都省了几千块换车的费用,不用提前换新,倒也省心。
真有骑坏的呢?街头那辆黄鸭摩托,邻居说去年摊上一次大事故,车架弯了,发动机卡死,直接修不起来了。师傅摸了下说:“这是真报废,别拿新政做噱头。”其实新规不是啥水门,主要还是看自己平时愿不愿意下功夫。
说到后续,也稀奇,有人家里老车熬过一波年检后,琢磨着干脆留着给孙子学车用。还有人嫌二手价格低,留着凑个“市井展览”,平时逢年过节开出来露个脸。车友群里有人玩票,统计谁家摩托最长寿,结果邻居劝他:“别光比年份,安全第一。”
至于政策还会不会再变,师傅们总说:“政策也不是吃铁的,过几年弄不好又有新花样。”不过,老街坊说,只要自己车保养到位,师傅嘴下不骂,你就能多骑几年。有些老车,连转速表都坏了,就靠听发动机声音区分档位——这种乐趣,新规下就像多活了几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