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厂凌晨探访:理想i8充电5分钟跑200公里,双电机610马力百公里却只耗15.9度电,这违反常识了?

常州工厂凌晨探访:理想i8充电5分钟跑200公里,双电机610马力百公里却只耗15.9度电,这违反常识了?

凌晨两点,常州基地的i8产线还在全速运转。我站在车间外抽烟,看着AGV小车来回穿梭,突然想明白一件事:为什么理想敢说“4周必交付”,因为i8和i6压根就是两条独立产线。800V和400V平台从焊装到总装完全分开,你订哪台车都不会被另一台挤掉档期。

这事儿听起来简单,但在新势力圈子里能做到的没几家。大部分品牌都是一条线上挤着生产好几款车,卖爆了皆大欢喜,卖不动的车型就得等着。用户订车三个月还提不到,多半是栽在这儿。

说完产能,该聊聊i8那套5C麒麟电池了。宁德时代的货,配合理想自己建的520kW超充桩,5分钟能喂进去200公里续航。我知道你们想问桩好不好找,截至6月全国已经落地800座,年底计划做到2000座。城里3公里一个,高速50公里一个,至少不用开着导航满世界找桩了。

有个细节值得说:理想没让i6也上800V。为什么?成本。一套800V高压系统下来,整车成本至少多出两万块。对i6的目标用户来说,400V平台成熟、稳定、够用,没必要为了快充多掏那份钱。技术这玩意儿,用对地方才叫本事。

610马力的车百公里只喝15.9度电,账是这么算的

i8的动力参数表看着挺吓人:前后双电机,综合功率449kW,破百3.8秒。但更吓人的是能耗——百公里15.9kWh。什么概念?蔚来ES7同样的性能配置,能耗在18.5kWh往上走。

这中间差的三度电,藏在理想自研的XCU域控制器里。这东西管着电驱、热管理、能量回收,能实时算出怎么分配动力最省电。过弯的时候前后轴扭矩会自己调,减少轮胎打滑;电驱系统用油冷加水冷复合散热,狠踩电门也不会因为过热掉性能。

跑高速的时候更明显。很多电车上了120km/h就开始狂掉电,i8靠着低风阻和高效电驱,匀速巡航时能耗能压到13kWh出头。这种“暴力输出+低能耗”的组合,算是把电驱效率这事儿做到了一个新高度。

智驾和底盘,家用车的硬通货

AD Max 3.0这套智驾系统,双Orin-X芯片508 TOPS算力,1颗128线激光雷达加11颗800万像素摄像头。硬件堆得挺足,但关键是无图NOA真能用。我在北京五环试了一圈,匝道并线、加塞避让都处理得挺利索,接管率低于0.5次/百公里。

不过对于买这车的家庭用户来说,可能更在乎那套CDC魔毯悬架。每秒500次阻尼调节,车身高度115到185mm可调。过减速带的时候,车身垂直加速度只有0.3g,后排坐着老人小孩也不会被颠得难受。

常州工厂凌晨探访:理想i8充电5分钟跑200公里,双电机610马力百公里却只耗15.9度电,这违反常识了?-有驾

冬天续航一直是电车的老大难。i8那套双层流热泵空调,-10℃环境下续航达成率能保持在78%,衰减22%。行业平均水平是35%到40%,这个差距在北方冬天就是实实在在的一百多公里续航。热泵系统会回收电驱余热给电池预热,车内从零下升到22℃只要8分钟,全程续航损失不到5%。

静音做到这份上,高速120码车内只有62分贝

i8在NVH上下的功夫挺狠。52处声学包,三层夹胶玻璃,主动降噪ANC,该上的都上了。实测120km/h匀速跑,车内噪音62分贝,跟奔驰S级61分贝就差1个分贝。

轮拱全覆盖吸音材料,电驱壳体涂了阻尼涂层,连空调风道都做过流体优化。这种细节上的较真,让i8不管是高速巡航还是市区堵车,车里都能保持图书馆级的安静。

后排那套“皇后座”,Nappa真皮、10向电动调节、腿托延伸、加热通风按摩一应俱全,靠背最大能放倒到155度。前排副驾位置放了个6.3L车载冰箱,零下6℃到50℃可调,能塞6罐饮料。这些配置不是为了堆料,理想做过调研,72%的用户把“后排舒适性”列在购车前三位。

座舱那套双8295芯片驱动5块屏,中控、副驾、HUD、后排双屏,内容可以随便拖拽流转。“理想同学”升级到4.0,四音区独立识别,连续对话不用唤醒,多指令并发准确率98.7%。

安全配置也没缩水,9个安全气囊全系标配,包括后排侧气囊和中央气囊。电池包里有定向泄压防爆阀,热失控的时候高温气体会往车外排。中保研测试三大项全G,25%偏置碰A柱没明显变形。

买不买,还得看你怎么用

i8的产品逻辑其实就一句话:该上的技术上,不该上的不乱堆。800V超充、3.8秒破百、15.9kWh能耗,这些数字看着漂亮,但能不能真正用上,还得看你的用车场景。

独立产线保证4周交付,自建充电网络解决补能焦虑,10万用户投票决定配置细节。这些动作背后,藏着理想对“家用电车该长什么样”的理解。至于值不值这个价,你自己算算账就明白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