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自研”再获突破!比亚迪9000吨大压铸线重塑中国汽车制造格局

比亚迪9000吨压铸机引爆制造革命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何志奇向公众展示自主研发的9000吨大压铸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将汽车前后舱地板制造从74个冲压件焊接简化为一件成型。

“全栈自研”再获突破!比亚迪9000吨大压铸线重塑中国汽车制造格局-有驾

铝水注入模具后一次性压铸成型,全程仅需30秒。

传统工艺需74个冲压件加工和焊接拼合。

新技术的应用使部件重量减轻30%以上。

车身结构稳固性得到显著提升。

压铸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8%。

模具由比亚迪半导体团队自主研发。

生产线从铝锭投料到成品输出全程自动化。

国产压铸机价格仅为国外设备的一半。

模具采用3D打印蚀刻流道结构。

模具精度控制在0.05毫米以内。

一套模具使用寿命可达50万次。

比亚迪自制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

新材料无需二次热处理和重新进炉。

按年产30万辆计算可节省模具费用近10亿元。

生产线彻底摆脱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实现从设备到模具的100%自主掌控。

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称此为颠覆性工艺变革。

小米汽车已发布9100吨一体化压铸技术。

赛力斯超级工厂使用9000吨压铸机实现最高集成度。

东风新能源汽车16000吨一体化压铸工厂竣工验收。

应用场景从后地板扩展到白车身一体化。

技术正在重塑汽车制造业生产模式。

海豹07车型搭载新部件后续航增加约20公里。

无缝结构有效减少行驶噪音。

碰撞测试获得更高五星评级。

传统焊接车身在碰撞时焊点易断裂。

整块压铸铝件能均匀分散碰撞力。

抗扭刚性和安全性得到全面提升。

比亚迪年销量超过500万辆。

产能扩张速度曾经影响轻量化技术迭代。

消费者曾抱怨车型比同级友商重100-200公斤。

一体化压铸技术弥补了轻量化短板。

车身减重间接提升电动车续航里程。

燃油车油耗也会相应降低。

网友讨论聚焦安全与轻量化的平衡。

有人担心减重可能牺牲安全性。

“全栈自研”再获突破!比亚迪9000吨大压铸线重塑中国汽车制造格局-有驾

技术逻辑显示一体化压铸反而提升安全性能。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全球领先。

2022年销量达688.7万辆占全球市场超60%。

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79.9%。

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汽车制造全流程。

AI视觉质检系统替代传统人工质检。

数字孪生平台模拟生产装配过程。

视觉传感器为工业机器人植入慧眼。

安全视觉传感器规避人机协作风险。

防错视觉传感器提升产品良率与一致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强调产业链协同创新。

数据孤岛问题不利于行业数字化转型。

需强化区域算力中心促进数据资源共享。

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打造豪华新能源轿车。

奇瑞零跑蔚来江淮等车企使用焊接机器人。

东风岚图智慧工厂实现多车型共线混流生产。

广州广汽埃安工厂基本实现自动化生产。

焊接冲压涂装总成环节采用机械臂作业。

无人驾驶AGV小车穿梭于车间内部。

宁德时代有望2027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

宝钢股份为汽车轻量化研制超强度吉帕钢。

延锋国际研发智能座舱紧跟产业转型。

北京打造车路云一体化国家样板。

武汉构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运营区。

合肥骆岗公园投放超过150项新技术。

全栈自研概念源于软件工程师技能要求。

在汽车行业指车企不合作开发者自主研发。

最初仅涉及自动驾驶软件决策规划控制。

蔚来推出自研智驾芯片神玑NX9031。

吉利收购魅族后弥补系统不足。

零跑汽车提出全域自研从硬件到软件全自研。

小鹏2021年启动自动驾驶芯片研发。

长城汽车2022年确定自研车规级芯片。

硬件结构从电阻开始打造软件从代码开始写起。

上汽零束科技建立云管端一体化解决方案。

覆盖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和智能驾驶核心技术。

已搭载在智己L7LS7和飞凡R7F7并量产落地。

哪吒汽车成立浩智科技公司承接全产业链布局。

研发浩智超算电驱增程热控滑板底盘产品线。

蔚来披露12项全栈技术涵盖芯片电池电驱系统。

零跑汽车发布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

坚持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全域自研。

包括电子电气架构电池电驱智能座舱智能驾驶。

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超大型压铸技术长期被国外设备商垄断。

比亚迪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设备国产化。

压铸吨位决定零件尺寸和性能。

吨位越大可一次成型零件越大。

力学性能随吨位增加而提升。

9000吨压铸单元可生产整个后地板。

简化制造流程减少零件数量。

提升车身刚性同时实现轻量化。

模具和材料工艺保证零件精度。

大型化同时具备高稳定性。

实时监控生产流程精准优化。

比亚迪信奉技术为王创新为本。

敢于研制国外垄断的超大型设备。

高强高韧压铸铝合金对标顶尖水平。

模具设计兼具大型复杂高寿命特点。

物联网深度集成智能控制系统。

“全栈自研”再获突破!比亚迪9000吨大压铸线重塑中国汽车制造格局-有驾

打破传统生产被动性和主观性。

采用国产设备大幅降低投资成本。

提高设备自主性和模具可控性。

避免关键环节被卡脖子。

为行业提供先进设备支撑。

推广独特解决方案至更广领域。

证明中国制造能攻克高端工艺。

从电池起家到电动车领先。

突破超大压铸技术自立自强。

中国制造未来可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