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10 EM-P亮相媒体品鉴会,搭载智能电混四驱,豪华配置

最近各路媒体围观的领克10 EM-P媒体品鉴会,可以说是给汽车圈扔了个不小的“炸弹”。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一个品牌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大动干戈推出一款强调“智能电混四驱”、又满身高科技buff的中大型混动轿车?这样的车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到底只是给市场添堵,还是整个行业野心的新证明?咱们不妨一起掰扯掰扯。

先说新能源这事儿,这些年什么混动、纯电、增程,搞得人眼花缭乱。消费者想得也很简单,既要动力够爽,还希望能省油,最好是有点科技含量,更不能为了炫技把自己整成“试验品”。那么,领克10 EM-P“重新定义C级插混标准”这句豪言,真有货吗?媒体品鉴会上,大家亲自上手,试驾过后,基本没有翻车的差评,相反一致觉得,这货不仅表面风光,实际跑起来也有点东西。

智能电混、四驱系统这些听着就特别唬人的词,过去一直是高端品牌、豪车才敢经常挂嘴边的。如今,领克把eAWD智电四驱这套原本只在百万级车型上见的技术,“下放”到了这台C级插混轿车。别看只是数字上的0.1秒响应,但真要你猛踩油门、或者遇见啥突发状况,10毫秒和200毫秒能不能救你一命,也许就是差这点极限拉扯。

再看能耗,老百姓买混动车,不就是冲着一个“又能省油又不用焦虑”的理由来的吗?过去我们总有个误区,觉得性能强的车肯定舍得喝油,家用车性能一般才能靠节油涨人气。这次品鉴结果打个样:0-100km/h加速5.1秒,CLTC亏电油耗4.2L/100km——这账怎么算都挺唬人。还能实现四驱操控两驱能耗,这不就是证明了“高性能未必高油耗”是可以实现的?反过来想想,如果每辆自家用车都能这样,燃油车以后还怎么混?

当然,性能只是表面功夫。咱们再聊聊这台车的“智能化”。现在汽车圈就跟互联网上架神器似的,什么自动驾驶、什么AI语音助手,不上点新技术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领克10 EM-P直接怼上了英伟达Thor芯片,700TOPS算力听着很虚,但用媒体老师的话说,这玩意儿就是现阶段同级里没人能碰瓷的“最强大脑”。29颗传感器布满前后左右,上车跟上战场似的,全景雷达护体。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复杂路口都能精准识别,各种AEB自动刹车,读起来是科技噱头,开起来却是真让人省了不少心。

有人会质疑,智能驾驶真的靠谱吗?会不会有“劣币驱逐良币”、让大家丧失驾驶乐趣?其实问题挺现实,大部分人喜欢智能化,是因为每天疲劳通勤,有时候脑子打个麻喝个水,真要是在座舱里有个能帮忙盯着路的靠谱AI,小命就多了一份保障。而且,谁规定智能科技就得千篇一律的“冷冰冰”?这次品鉴会上大家印象深的一个事就是,领克用上了骁龙8295+Flyme Auto 2大屏系统,说白了,就是语音助手能听懂话外音,还能理解表情情绪。你烦躁了,它还知道给你放点轻松的音乐,早高峰堵在路上一堆车喇叭摁半天,这车能自己切主动降噪加小窗导航,时不时还提醒你喝水——细节处见功夫,不被看见的不等于不重要。

那说到“细节”,国内这些年最热的竞争赛道其实是——怎么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身价倍增”,不靠车标撑门面就能开出豪华感。领克10 EM-P从设计到实际体验,噱头不少,说穿了核心就是让你花二三十万也能享受原来五六十万才有的“头等舱待遇”。比如天云米、鎏光金这两种豪车常见的双珠光漆面,外观一看就有新鲜感。车灯玩出了法雷奥双模组,远光能怼出400多米,过弯不用怕没灯照路。内饰、乘坐空间,这次媒体说得最多的形容词就是“大”。四个人躺着都没问题,座椅带按摩、加热、通风,后排兄弟也能腿伸直,不用委屈谁,Nappa皮座椅触感比豪华品牌还厚实。后排扶手能承重放电脑办公,配个能冷能热的小冰箱,想带娃喝奶的也不怕温度不对。音乐都是哈曼卡顿23扬声器,有些比电影院还带劲,氛围灯照得跟KTV一样花哨,出行仪式感直接拉满。

有人会说,这些“享受”是不是只有在高配上才有?这次活动给我的感受是,领克有点“堆料不计成本”的意思,就像熬粥舍得放米。各种配置不是偷偷摸摸上藏着掖着,而是普惠到大多数车型,追求的不是给消费者加价选配的机会,而是真想让你花20万也能开得有底气。智能豪华,技术下放,不是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而是实际看得见摸得到。你可能会纳闷,为何技术进步了一代,豪华却越来越“降维打击”?其实这就是卷出来的好处。过去豪华专属于少数人,现在变成大众消费,这才是科技的正道。

对于混动车型会不会成为新能源“终局”的争论,业内声音没断过。但现实是,老百姓口袋里的储蓄、对用车的焦虑、安全的考量,和品牌噱头、资本想象力比起来,谁能拿出真正好开的车、愿意便民的车,谁就能赢下市场。这次领克品鉴会之所以能在郑州火成这样,根源就在于,这是一台传统认知里“有对抗色”的主角,把原本碎片化的优势,比如动力、智能、安全、舒适、豪华,都搬到了同一个车里。没有明显短板,也没有“偏科”,才让大家看到了“终局首选”的雏形。

领克10 EM-P亮相媒体品鉴会,搭载智能电混四驱,豪华配置-有驾
领克10 EM-P亮相媒体品鉴会,搭载智能电混四驱,豪华配置-有驾

再看看身边那些观望新能源车的朋友,他们最关心的仍然是:坏了好修吗?续航焦虑能不能解?这种智能驾驶是帮忙还是添乱?其实领克这次也玩明白了:什么快充、四驱纯电续航240公里,什么“10%-60%快充13分钟”、“SOC<20%还能全力输出”,全都是奔着化解焦虑去升级。一边让城市纯电通勤成为新的生活常态,一边油电混合跨城长途不用慌神,把“出行无焦虑”真正做到了底。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中国品牌造车的舍得、厚道,也有被用户卷出来的务实。你说这样的产品还能用“堆配置、堆参数”来贬低吗?

换个角度思考,今天中国自主品牌动不动一个媒体品鉴会就能刷屏,其实核心底气是产品力真正到位。以往说技术下放都是PPT上画大饼,大家都以为豪车的体验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可真当你一进展示厅,看到这些配置实打实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才会生出一种“汽车工业新国货”的底气。

领克10 EM-P亮相媒体品鉴会,搭载智能电混四驱,豪华配置-有驾
领克10 EM-P亮相媒体品鉴会,搭载智能电混四驱,豪华配置-有驾

到这里,我们其实可以顺便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汽车的未来”?是新技术的狂飙,还是场景价值的落地?是价格战里不断下探的底线,还是让人用车的幸福质感?领克10 EM-P带点“野心”的做法其实就是抛砖引玉,试图解答这个问题——当一台好车可以把极致的驾驶、智能化、舒适度、豪华感全部普惠给大众,那汽车就不仅仅是工具,而是生活的升级品。这种升级不是让你“挣更多钱再享受”,而是让你“用当下的钱就能超越当下的体验”。

领克10 EM-P亮相媒体品鉴会,搭载智能电混四驱,豪华配置-有驾

有人可能会说,一场品鉴会说明不了太多,道路上要跑几年才见分晓。但方向很重要。中国品牌敢于和合资、大牌叫板,就是基于应用创新的自信。而当大家手里都能握住“性能、智能、质感、舒适”几个关键筹码时,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坐享其成才是最大的红利。到头来,其实不需要做选择题,技术卷起来了、价格打进来了、体验翻上去了,这才是最健康的市场进化。

领克10 EM-P这次叫板,是句号吗?肯定不是。只不过这次“比划”的分量,已经让我们看到,混动市场也能有底气讲“旗舰级普惠”。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选车时再不是“纠结加减法”,而是大胆追求这一切的“加法”——让行稳致远,尽在掌握不再是口号,而是真正的生活日常。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