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新色亮相,钛金属色吸睛,未来感拉满

当小米YU7带着"钛金属色"的华丽外衣亮相时,我看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面照妖镜。这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荒诞的消费主义狂欢——一边是年轻人为了房贷节衣缩食,一边是车企在玩"大颗粒金属铝粉"的奢侈游戏。

雷军说这车"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这话听着耳熟。去年SU7发布时也是这套说辞,现在又原封不动地搬到了YU7身上。更讽刺的是,这辆号称"陆地战车"的豪华SUV,定价注定会让大多数普通人望而却步。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把"豪华高性能"当成了汽车的唯一标准?那些只想买辆代步车的普通家庭,难道就不配拥有好车吗?

小米YU7新色亮相,钛金属色吸睛,未来感拉满-有驾

看看这组数据:96.3度和101.7度两种电池容量,820公里续航,508kW综合功率。数字很漂亮,但有多少人真的需要这样的性能?我认识的一个网约车司机,他开的电动车续航只有300公里,每天充电两次,照样养活了一家人。他说:"我要的不是什么陆地战车,就是一辆结实耐用、维修便宜的车。"可惜,现在的车企都在忙着堆参数、玩概念,谁还记得这些最朴实的消费需求?

小米YU7新色亮相,钛金属色吸睛,未来感拉满-有驾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参数竞赛"带来的资源浪费。为了追求那多出来的几十公里续航,就要多装5度电的电池。这些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最后都要由全社会来买单。我们总在喊环保口号,转头就为了一辆能跑820公里的车欢呼雀跃,这不是很分裂吗?

小米YU7新色亮相,钛金属色吸睛,未来感拉满-有驾

记得去年某车企高管说过一句大实话:"现在的电动车,80%的性能99%的用户都用不上。"但为什么车企还在拼命堆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卖出高价。一辆配置普通的电动车卖30万没人买,包装成"豪华高性能"卖50万反而有人抢。这不是产品逻辑,这是营销魔术。

小米YU7新色亮相,钛金属色吸睛,未来感拉满-有驾

小米从手机跨界做汽车,本可以带来些不一样的思路。可惜现在看来,它正在重蹈传统车企的覆辙——用华丽的参数和炫酷的设计,掩盖产品同质化的本质。当雷军兴奋地介绍"天际屏全景显示"时,我想到的是那些还在用按键老人机的父母们。科技发展的红利,到底有多少真正惠及了最需要的人?

小米YU7新色亮相,钛金属色吸睛,未来感拉满-有驾

在这个被资本裹挟的时代,我们太需要一些不一样的思考了。汽车不该只是身份的象征、参数的比拼,它首先应该是一辆让人买得起、用得起的交通工具。什么时候我们的车企能少谈些"钛金属色",多想想普通人的出行需求?什么时候能少些"陆地战车"的浮夸,多些"百姓好车"的实在?

小米YU7新色亮相,钛金属色吸睛,未来感拉满-有驾

或许到那一天,我们才敢说中国的汽车工业真的成熟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