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慕尼黑车展现场,谁说中国品牌只能打价格战?问界这三兄弟——M5、M8、M9,带着一身“智能装备”直接亮相欧洲,简直就像中国功夫闯入世界杯,既有气势又有看头。华为加持,车长超五米,轴距超三米一,动力系统配置全家桶,尤其是M8和M9那些看起来像科幻电影里才有的智能大灯、激光雷达,现场不少欧洲人估计都得抬头瞪眼。
其实这次问界的阵容颇有点“大户人家请客”的意思:M5,主打精致实用;M8,瞄准大七座家庭市场;M9,是旗舰里最顶配的宝座。三款车,定位各有不同,价格起步也挺“硬气”。国内来看,M5不到25万起,M8纯电和增程都在35万-45万之间,M9直接横跨47万到57万区间。这要是放在欧洲,随随便便加上各种税费,说不定真能变身百万豪车,别再说中国车就是“便宜”的代名词。
回看M8,这台车近5米2的车长,3米1的轴距,光看身段就有大号SUV的气质。双色车身配上智能投影大灯——不是启动仪式,是能投出100英寸巨幕的那种灯,迎宾、互动、动态光毯,驾驶起来也许比在家看投影仪还炫。车顶那192线激光雷达,配合一堆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把安全和智能玩得明明白白。内饰三屏贯穿,中控娱乐分工,各自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HarmonyOS智能座舱,安卓系用户来了也不会不适应,毕竟都是一个“生态圈”下的玩法。
说到动力,M8纯电版用上了宁德时代100度三元锂电池,单电机续航705公里,双电机也有655公里,远超一般的城市续航。增程版1.5T发动机更多是起辅助作用,发电加持,串联双电机,前后最高功率分别是165和227千瓦,合起来跑一千五百公里说不定还没虚标。续航焦虑——不存在的事。不管你是长途自驾还是城际通勤,都能“撒开腿”跑。
M9这旗舰,长得更大,5米23的身长、3米11的轴距,内部空间一看就不是普通SUV能比。外观继续玩封闭式格栅,鲲鹏展翼设计更是把中国文化元素融得自然。贯穿式灯带换来的科技感,不仅仅是个噱头,真能展示各种灯语和动画效果。双电机,系统总功率365千瓦,总扭矩675牛米,拉上全家出门,动力说有就有。纯电车型前后电机合计390千瓦,800伏高压平台,烧杯水的功夫能充进一两百公里的电。别说欧洲人,就算国内老炮儿也不得不服。
至于M5,走的还是实用派路线。2米88的轴距,比起姐姐兄长不显得大,但城市里转悠、停车更方便,还带上192线激光雷达主动安全全方位护航,碰撞预防和辅助驾驶都是及格线之上的级别。动力选纯电还是增程,两驱四驱随你挑。四驱版加速到100公里只要4.3秒,日常上班通勤,一脚下去也不怕“肉头”。内饰怀挡、副驾电动腿托、100瓦快充,细节上也没偷懒。
说到智能硬件,全家都用上了华为的ADS 4辅助驾驶系统,也就是一只“千里眼”加“顺风耳”,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齐上阵,夸张点说能让你和路面上的蚂蚁打招呼。硬件配置直接对标国际顶级智能汽车,反正不是过去那种堆参数玩噱头,人车交互真的能“活”起来。
功能层面,语音助手、小艺、DeepSeek集成,娱乐屏还专门给副驾设计,谁说司机才能享受?HarmonyOS系统加持,不光是车联网,还是车家的延伸。副驾无缝电动腿拖,你长途出差一觉醒来,腰不酸腿不疼。AEB全向防碰撞、自动紧急转向,城市里遇到傻司机也能多一重保障。
外观的细节也玩得漂亮。M8和M9都能选银河、霞光、夜紫、牧野青、星际蓝、暖云白、鎏金黑这七种颜色,双色车身配大家伙,出门就像穿了正装。门把手隐蔽式,镀铬饰条,21寸大轮胎,欧洲街头一亮绝对不输进口宝马、奥迪。问界对自家车的信心不是光喊口号,用硬件和智能基础打底。
当然,价格才是话题的重头戏。国内定价已经够硬气了,毕竟纯电大SUV动不动就三十万起步还敢冲续航和功能。欧洲市场里的选车逻辑和中国不同,税费、配置、品牌溢价一叠加,不少人乐观猜测,M8、M9有可能冲击百万级门槛。ES6、ID.7、宝马X5这些老牌在欧洲的定价,都要把问界放到一个新赛场来看。谁能想到,过去进口都是豪车,现在中国品牌可能也得“打高端”。
这次慕尼黑车展,还不仅仅是个亮相那么简单。问界三兄弟来的时候不带怯场,把三大智能化核心、动力总成、全新车身设计全都摊出来,既是品牌形象的自我升级,也是向欧洲消费者直接喊话:“中国制造不是只拼低价,我们玩智能、玩续航,也能玩高端”。智能化这碗饭,问界算是主厨之一。国内用户已经习惯了“手机和汽车融成一体”,这个玩法在欧洲市场或许还要时间去“服众”,不过车展上的眼珠子已经盯上来了。
说到空间,M8六座/五座布局,M9主打五座、六座豪华,家庭出游、商务接待都能兼容。第三排不再只是“应急”,成年人坐进去也不憋屈。座椅布局灵活,大空间转换用起来确实方便。不少欧洲家庭轿车以MPV为主,问界大SUV切入,也是瞄准中高端的市场空白。座椅用料和舒适性一点不缩水,电动腿托、快充、车载娱乐屏,都在为用户体验“添砖加瓦”。
智能驾驶方面,问界是真下了血本,一套快30颗感知硬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都不夸张。城区导航、自动泊车、主动避让,功能从国内到海外基本无缝迁移。手握HarmonyOS的优势,移动终端和汽车端的打通,对习惯智能生态的年轻用户来说,换车等于换个大号玩具。欧洲的自动驾驶标准更苛刻,问界敢发新品,等于提前给市场预热:“我们能做到,国外标准也能适应。”
聊续航,别忘了M8和M9都配了最大一百度电池,纯电续航动辄七百公里,增程版能连跑一千五百公里。这在欧洲市场绝对是个吸睛点,毕竟充电基础设施远还没国内完善。长续航再加快充,兼容长途和短途多种出行需求。宁德时代的电池加持,安全和稳定性也跟上国际标准,别的小牌纯电车动不动续航两三百公里,这一下可是谁敢争。
加速性能也不是问题,M5四驱从零到百公里4.3秒,电动性能轿跑都不一定能比。M8双电机,M9纯电最大扭矩673牛米,这种输出早就不是“买菜车”的标签。城市道路秒超车,郊区高速极速快感,问界在动力系统的调校里已经会玩了。
内饰方面,问界也甩掉了“朴素风”,三联屏用起来科技感十足,副驾娱乐屏能独立娱乐,长途出行谁也不无聊。座椅舒适、用料扎实,电动调节和腿托是真正为乘坐体验考虑。HarmonyOS 4座舱,不只是个操作系统,连语音助手和生态服务都打通。副驾无缝电动腿拖,家里老人、小孩都能舒服安坐,“以人为本”的设计在问界整体的配置里发挥到了极致。
智能安全配置也是一大亮点。车身雷达多、系统监控全,真正让“行车安全”从数字口号变成了实操细节。AEB全向主动防碰撞,不只前向预警,侧向和后向都兼顾。自动紧急转向和边刹边让功能,不怕遇到路上突然变道的乱象,也防止新手司机手忙脚乱。主动安全和智能辅助驾驶硬件一起进化,欧洲老司机试驾,有人还在现场连连称赞。
智能交互方面,车灯不只是照路——谁想到能投100英寸大屏?欢迎投影、车尾互动灯语,出门接亲也能玩出新花样。智能灯光根据环境、车速实时调整,不光好看,夜间行车更安全。互动方式丰富,年轻人喜欢科技感,老人喜欢实用性,问界试图两手抓、两手硬。
问界的这波海外首秀,其实也是给欧洲市场上了一课:中国制造已经不止于组装工厂和外包代工。智能汽车、新能源、核心部件和系统的研发,全流程打通的成果。品牌想要高端化,不止是定高价和做大宣传,这一代问界产品拿得出手、也玩得转“欧洲范儿”的高级车逻辑。面对欧洲各大老牌,问界这波“出海”绝对不虚。
中国品牌以往总被打上性价比标签,这几年随着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纷纷进入欧洲,问界这次用配置、智能和空间把话语权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不是一味堆功能、降售价,而是坦坦荡荡亮家底。欧洲市场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新面孔,更是一个能带来变革的“新主角”。智能座舱、激光雷达、巨幕投影……这些都是市场真正想要的新东西。
当然,问界还要面对不少“门槛”:欧洲的道路规则、环保标准、用户习惯都跟国内不同。高价进入,挑战也不少。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欧洲的高端SUV市场不缺奔驰宝马,但科技感和智能化这一块,问界绝对有资格来一场“群雄逐鹿”。
如果说过去中国车企在欧洲打价格战,现在的问界已经开始“打配置仗”。智能化不是花架子,各项安全和舒适配置都做到了“细水长流”,哪怕欧洲老炮买车也能心服口服。智能灯光、车载系统、车身安全、动力总成,样样都能拿出来PK。
说回价格,国内买车不算贵,欧洲市场加上税费和附加成本,也许真的需要掏出百万以上的欧元。对比德国、法国同级别车型,问界的高配不是虚标。现在还只是车展亮相,真正上市以后有没有水涨船高,还得看看市场反馈。但问界敢于定高价、配高端,说明自信心已经到位。
车展现场,问界的智能大屏、车身雷达和能调节的灯光引来大量围观。欧洲观众既有新鲜感,也有希望。中国新势力车企能否突破欧洲固有思维,改变“只用买便宜货”的偏见?问界的到来,无疑是一场“敲门砖”级别的尝试。是否能抢占高端市场,最终还得看质量和体验。
问界M5、M8、M9这三“兄弟”,算是把家底全摊到台面上了,智能化和空间兼顾,性能和安全双管齐下。刷脸科技、顶级配置,欧洲市场的老玩家们该好好琢磨琢磨了。谁说中国品牌只靠便宜冲量?一场科技与颜值的硬碰硬,才叫“真刀真枪见分晓”。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