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梗概
2025年第二季度,福特发布了一份充满矛盾的财报。整体营收达到5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美国市场份额提升至14.2%,商用车业务仍是利润支柱。然而,调整后EBIT下降22%,利润率下滑至4.3%,主要受关税和保修成本影响。电动车业务亏损扩大至13亿美元,转型压力持续显现。
福特正押注于全新通用电动平台,通过简化零部件、提升组装效率、模块化制造以及本土电池与供应链投资,试图重塑电动车业务的成本曲线。首款基于该平台的中型电动皮卡计划于2027年推出,起售价约3万美元,目标是通过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实现规模化盈利。
尽管传统业务和商用车板块表现稳健,但外部政策压力和成本上升使福特的转型路径充满不确定性。公司下调全年EBIT预期至65-75亿美元,同时增加资本支出以应对关税影响。福特能否通过平台革新撬动新周期,将决定其未来十年的市场地位。
---
福特2025年Q2财报:一场“冰与火”的较量
2025年第二季度,福特交出了一份让人又喜又忧的财报。喜的是,整体营收突破5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美国市场份额也攀升至14.2%,商用车业务依然是利润的中流砥柱。忧的是,调整后EBIT下降了22%,利润率跌至4.3%,电动车业务更是亏了13亿美元,转型之路走得并不轻松。
先说说福特的亮点。美国市场表现抢眼,卡车、SUV以及标志性车型Bronco需求强劲,大型SUV如Expedition和Navigator也卖得不错。商用车板块Ford Pro更是撑起了半边天,二季度EBIT达到23亿美元,利润率高达12.3%。这些传统强项让福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然站稳了脚跟。
但问题也不少。关税和保修成本成了利润的“拦路虎”,单季度就造成了8亿美元的负面影响。电动车业务Ford Model e的亏损还在扩大,13亿美元的亏损让人不禁怀疑,福特的电动化转型到底能不能成功。
面对这些挑战,福特选择了一条“硬核”转型路径:押注全新通用电动平台。这个平台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简化零部件、提升组装效率、模块化制造来降低成本。首款基于该平台的中型电动皮卡计划在2027年推出,起售价约3万美元,目标是通过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实现规模化盈利。
福特的这个平台设计确实有点意思。零部件减少了20%,紧固件减少了25%,工厂工作站减少了40%,整车组装时间缩短了15%。电池方面,采用磷酸铁锂棱柱电池,并作为结构性地板一体化设计,不仅降低了原材料依赖,还改善了操控和静音表现。
生产流程上,福特引入了“组装树”理念,替代传统流水线。车辆被拆解为前部、后部和结构性电池三大模块,分别完成子装配后再进行整合。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工序复杂性,还改善了工人的操作姿态和质量控制效率。
为了支持这一战略,福特还宣布了总额5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路易斯维尔工厂获得近20亿美元扩建与数字化升级,保障2200个现有岗位;BlueOval密歇根电池园区投入30亿美元,预计2026年起量产LFP电池。这些投资不仅创造了近4000个就业岗位,还带动了本土供应链发展,减轻了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从战略意义上看,福特通过这一平台追求的是长期盈利能力的恢复。与传统电动车产品单车亏损严重不同,未来的电动皮卡以更低成本、更高装配效率和稳定供应链为支撑,有望将电动车业务从长期亏损引向规模化盈亏平衡。
不过,福特的转型之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传统业务和商用车板块虽然表现稳健,但外部政策压力和成本上升让福特的财务压力凸显。公司下调了全年EBIT预期至65-75亿美元,同时增加资本支出以应对关税影响。
总的来说,福特正站在一个分水岭上。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过渡的加速过程中,能否用一次纯电平台革新撬动新周期,将决定它在未来十年的市场地位。
福特的未来,或许就在这一场“冰与火”的较量中。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