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仅2021台的腾势N9叫好不叫座,问题出在哪儿显得尴尬,或许降价和多款配置会迎来转机

一台腾势N9刚上市时,市场反应还算热烈。记得我问过销售:这车一靠近我,感觉档次一下就提升了。他笑着说:就是高端气质,价格说得上天,但其实平常用起来还挺顺手。这其实也没错,车腰线流畅大气,内饰用料看得过去,体验上也算舒服。可你知道吗?刚开始月销冲上五千多,后来几个月掉的速度快得有点惊人。

月销仅2021台的腾势N9叫好不叫座,问题出在哪儿显得尴尬,或许降价和多款配置会迎来转机-有驾

我估摸着,大概两个月内,销量从五千变两千多,掉了一半还不止。这个变化,让我有点困惑:是不是市场上竞争太激烈?或许吧,但我更觉得,定价是关键——尤其是它的起步价差不多39万起,比领克900便宜了点,但售价太接近同类别的豪华品牌,导致很多潜在用户望而却步。有次和同行朋友开玩笑:这车是不是嫌便宜得太快?钱都花到性能了。他笑着摇头:其实就是市场接受度没有预期那么高,续航和价格拉不开差距。

对比下来,N9确实性能强。2.0T插混加上三电机,光是动力就够让人惊叹。九百多马力,零百四秒内搞定,油耗也控制得不错——6.3升左右,估算每公里油钱大约差不多八毛钱(这段先按下不表)。但好像不是很多人真的会因为这些性能买单,更多还考虑价格和实用性。而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性能再牛,也可能成了拖累?毕竟,家庭用车,动力是越强越好,但如果价格拉得太高,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门槛就高了。

月销仅2021台的腾势N9叫好不叫座,问题出在哪儿显得尴尬,或许降价和多款配置会迎来转机-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那些最受欢迎的车,通常是在价格、配置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领克900,价格比N9便宜差不多十万,但配置也不差。对比之下,N9的价格似乎又有点高高在上了——我一度在想,要不要出个双电机版、把价格降到35万以内,或许销量能好一些。这让我疑惑:到底是性能越强越卖得动,还是价格越亲民越受欢迎?我觉得可能都对一部分人有效,但买车还是看心情、看惯值,对吧。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我很少遇到有人会专门问续航短或价格高的问题,但为什么会忽略配置上的那些细碎呢?那个全车标配的电吸门、六座布局、女王座椅……这些,放在家庭SUV里其实挺加分的,只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直接感受到那种奢华。要说配置,确实很慷慨,但你会不会觉得,有时候用心还不如会表达,比如Vendor多少努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月销仅2021台的腾势N9叫好不叫座,问题出在哪儿显得尴尬,或许降价和多款配置会迎来转机-有驾

我还记得,有次同行说:这车太大,不好停车。这车尺寸比问界M9略大点,停车时是真的笨拙,但那也是大尺寸带来的气场。问题是,很多家用车司机其实更在意开起来顺不顺手这种细节——毕竟,日常绕城、上下班,个头大反而变成拖累。你觉得,买车单纯靠性能还够吗?还是说买了就想炫耀一番才是真的目的?我自己也在想,车辆的氛围感是不是比数据更决定购买意愿。

这段先按下不表,突然想到,制造一辆车就像做一份菜单:材料、工艺、配置,要保证价钱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还得满足用户心里那点小期待。就像在饭店点菜,要平衡价格、份量、味道,这里面细节多得很。供应链博弈也很像厨房备料,原料贵了,菜价自然涨。N9用到的那些高端配件,其实也不全是高成本,更多似乎是品牌溢价在作怪。

月销仅2021台的腾势N9叫好不叫座,问题出在哪儿显得尴尬,或许降价和多款配置会迎来转机-有驾

话说回来,很多车友会问我:你觉得未来大尺寸SUV会像现在这样慢慢普及吗?我觉得,不一定。也许,等到续航再长一点,价格再平一点,或许会有转机。再以家庭实用角度看,空间大、配置高,才是硬道理吧?就像我小时候喜欢大房子,是觉得安全感多一些。最难的还是将心比心——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没那么容易满足。

对了,最后想请教你——你会不会因为车子太复杂或太贵而放弃?还是像我一样,偶尔会觉得这车不用那么多配置,省点钱,买个实在的车就好。你说,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真能打破这价格悬崖吗?还是我们还是得惯买的高不一定用得上的现实?毕竟,大到有个细节,车门用个电吸,开开关关也挺顺——可别忽略了那些微小的甜头。

月销仅2021台的腾势N9叫好不叫座,问题出在哪儿显得尴尬,或许降价和多款配置会迎来转机-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