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2025成都车展的最大“瓜”,那还真得数长城汽车魏牌的高调亮相,高山家族齐聚、蓝山、摩卡悉数登场,连国民IP奶龙都来凑热闹,现场一阵热闹劲,仿佛谁还没点狠招都不好意思自称品牌高端化了。
说起来,汽车圈的事儿年年有,新能源大战也不是头一年开打,可魏牌这股子“厚积薄发”的味儿——有点意思。
按理讲,新势力、新玩法搅局多年,老牌车厂玩出新花样,不稀奇;但魏牌,倒是在“用户价值”这条路上,走出了不一样的烟火气。
先别急着夸,咱们慢慢掰扯——魏牌这回亮相,真的是“成功学”下的套路,还是用户心尖上的磁铁?
要说“高山7”,那是本届车展的重头戏,也是魏牌的重磅新品。
啥叫未上市先火?高山7就是活教材。
你且看,“30万内得房率第一,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智能四驱”,把新能源汽车MPV的门槛直接抬高。
“每家人的移动大客厅,每个人都有好位置”,这宣传语一贴,分分钟戳到中国家庭用车的痛点。
毕竟,谁不想带着全家出门来一场“该躺就躺、该嗨就嗨”的出行体验?
更有意思的是,高山7还被说成是“最安全”、“最灵活”的新选择,这架势,不光是造一辆车,更像是要把MPV这块地,直接划成魏牌专属地盘。
有料吗?数字不会说谎,人更不会骗人——据了解,高山自5月上市,交付量已经冲到了将近2万台,新能源MPV周销榜冠军也不是水来的,这就是实打实地把竞争对手拿捏住了。
有个人说过:销量假不了,真金白银砸得多,用户才不会说买错单。
咱家用买菜,讲究的就是安全实用、空间给力、配置不落伍,魏牌直接给了“全员标配”,这叫啥?不点名批评,放在新能源圈子里,真没几个敢拍胸脯说自己全有的。
一时之间,社交平台也炸了——有车主留言:买高山,就图省心,娃一进车就能开“家庭小舞会”。
也有人说,安全配置堆到底,老人的慢动作娃的小性子,这回算是有地放了。
说出来你别笑,某些MPV其实空间“看着大,坐着虚”,魏牌还真是在“得房率”上做足了文章。
懂行的都知道,这数据背后的心思,才是最能笼络人心的那一环。
聊完高山7,再来看蓝山。
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点“诗和远方”的调调,真不是虚晃一枪。
蓝山这款大六座新能源SUV,其实一直安安静静地做大户人家里的“主心骨”角色——从安全、舒适到驾驶体验,每一环都可圈可点。
有圈内老司机参加媒体实测,连辅助驾驶和极限续航都拿了第一。
靠啥?底气来自长城汽车35年的“慢工细活”和坚守。
数字又来了——蓝山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成为第三部突破10万大关的大六座新能源SUV。
“用户在哪里,魏牌就在哪里。”
这话听起来有些“老企业味儿”,但魏牌真的不是嘴上说说。
说白了,这车圈的风水轮流转,高端新能源品牌的队伍,每年扩容。
但谁能踏踏实实在30万级市场里站住脚,除了产品得比拼,还得看品牌价值能不能击中人心。
魏牌这回玩的是用户链接,不是说说而已,还跟你来点新花头。
DTC模式,这个词听着像电商圈出来的,但汽车行业真玩明白的还不多。
魏牌就上来搞了一个——“直达用户”,继续死磕用户体验。
据说零售中心从0铺到460多家,一年内目标700家,全国200多个城市全覆盖。
啥概念?你去哪个城市,都能看到魏牌的门店,买车、修车不用发愁,服务体验直接拉满。
有用户说,有的时候买辆车,比找对象还纠结,选来选去,就是怕售后拉垮。
魏牌这一举,好像真就捉住中国消费者的小心思。
更狠的是,它不仅在物理层面建渠道,还玩起了心理链接。
别的不说,光是邀请用户参与新车颜色命名,就把“你是我的宝”这档子事儿落到实处。
再来看青藏、川藏还有青甘环线,魏牌修了30个护航驿站,为车主横跨无人区保驾护航。
补能、休息全安排明明白白,这种细致入微,你说用户没安全感都难。
还有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动不动来个OTA升级,用户感觉就像家里添了个看家本事的新成员。
3.3版本的双山升级,就是例子。
你说这不是“宠粉”?还真算不上了。
不只如此,魏牌这次和国民IP奶龙联手玩“宝宝巴士”,相声演员孙越也来助阵——两位用户体验官合体,直接成了欢乐担当。
孙越在体验了高山7,挤出一句“从机场到酒店,直接睡美了”,这评价真不比专家评测来的假。
空间大、动力好、智能灵动,这不是讲场面话。
现场的气氛怎么说?——热闹到小朋友都不舍得离开,成年人也跟着上头,这才叫立体式圈粉。
奶龙的IP号召力+孙越的亲民形象,一场CP秀下来,把魏牌软硬实力都推了波新高。
科技层面的杀手锏也安排得明明白白。
魏牌宣布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马上上线。
这个平台,据说是全球唯一能兼容5大动力形式的,集成了目前最强的2.0混联系统、领先的800V混联架构,配合超大混动电池组,纯电续航干到400公里以上。
还有行业领先的VLA大模型,听起来就像给汽车上了一颗AI大脑。
你敢信?传统车厂能把技术玩到这地步,也算刷新了常规认知。
有同行开玩笑:照这节奏,魏牌是不是准备跨界进军“机器人司机”市场了?
虽然夸张了点,但你不得不承认,技术和创新的硬实力,在新能源汽车这场军备竞赛里,腔调就得摆在前头。
不管是喜欢油的,还是看好电的,这下都能找到自己的那口“菜”。
再说点实际的,全系权益发布有啥用?
车主最关心的不外乎落地价、用车成本,以及后续的售后保障。
魏牌就摆出五大购车权益,实打实的降本增效;新高山直接给出8重专属权益,拳拳到肉。
你说这算不算一把双刃剑?确实,行业竞争越激烈,用户越精明,但谁家福利真给到位,谁家的用户口碑就传播得远。
说不准,哪天就成了圈层文化的始发地,扳回一城。
有网友戏称:以后带娃的家庭,一眼望去都是魏牌的高山、蓝山,再也不怕停车场里“撞衫”啦!
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靠砸广告啥的真弄不来。
再回头看,魏牌这一路还真不舒服。
转型、高端化、渠道升级、技术硬仗——哪一样不是刀尖上跳舞?
但走到今天,起码用出色的销量和用户口碑说明了自己没有选错路。
“正确且难的路”,这是魏牌自己的原话。
敢这么说,是因为他们不仅愿意用心打磨产品,更有勇气正视用户真正的需求。
这份底气,说到底,还得靠技术和服务的双保险。
谁能在新能源汽车淘汰赛里笑到最后,现在不好说;但魏牌愿意做那个持续冲顶的“破圈者”,这个劲头已经不容易。
毕竟,躺平容易,坚持自己的主线、慢慢积累,真的太难了。
有老车主感慨:“我们不是非要追赶潮流,而是希望买了的,是自己想要的那台车。”
这听起来普通,但实在。
所以,魏牌之路,压根儿没什么“秘诀”——无非是一场场“用户拉力赛”打下来,渐渐赢得了信任。
熬过最难的阶段,魏牌拔地而起,看起来像是一夜成名,回顾过往,却藏着无数次改进、试错与坚持。
如果说高山、蓝山、摩卡以及即将来的高山7,是魏牌品牌向上的答案,那这个答案,其实早在用户的每一次选择里写好了。
未来大门敞开着,魏牌是否会持续领跑,还需要自己一步步走出来。
不过,现在的成绩,已经意味着这场高端新能源之争,又添了点新看头。
你怎么看魏牌“高山7”、“蓝山”这波操作?会不会心动,还是有啥槽点想吐?一起来聊聊你心里的“理想家庭车”是什么样子吧!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