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那叫一个热闹,新车跟雨后春笋似的,一茬接一茬地往外冒。
消费者看都看不过来,有时候就觉得,这些车是不是都长得差不多,配置也都大同小异?
就在大家有点审美疲劳的时候,星途在2025年的成都车展上,带来了一款叫ET5的新车。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这么一个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环境里,这台星途ET5到底有什么真本事,能让大家伙儿从众多新车里多看它一眼?
它仅仅是又一款堆砌了时髦元素的产品,还是说,它真的在某些方面做到了与众不同,甚至能引领潮流呢?
咱们今天就一块儿来好好聊聊这台车,看看它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首先,第一眼看过去,这台车的外观确实挺能打的。
现在很多车都讲究设计,但怎么把设计讲出新意,让人记住,是个学问。
星途这次请来了欧洲那边设计过经典跑车的名家,和自家的设计团队一起合作,这就有点意思了,相当于中西合璧,想搞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他们给这台车的设计起了个名字,叫“自然永恒之美”。
听起来可能有点空,但落到实处,还是能看出不少心思的。
比如车身的线条,非常流畅,没有太多复杂的棱角,官方说这是从风的形态里找的灵感,给人一种很舒展、很优雅的感觉。
最值得一说的,是它的大灯。
设计师说灵感来自贝壳,这不稀奇,但他们不只是模仿了个形状,而是把贝壳内部那种在光线下变幻莫测、五彩斑斓的光影效果,做到了灯腔里面。
你凑近了看,会觉得那个灯不是一个简单的发光体,而是一个有深度、有层次的艺术品,晚上点亮之后,效果肯定很特别。
车子的尺寸也控制得不错,车长接近4米8,轴距2米8,这个大小对于家用车来说是黄金尺寸,既保证了车里的乘坐空间足够宽敞,又不会因为车身太大而在城市里开着嫌笨拙,整体比例显得非常协调。
车尾的设计也很有看点,用了一个贯穿式的尾灯,官方叫它“星翼灯带”,说是灵感来源于星空银河。
这个灯带由几百颗LED灯珠组成,晚上亮起来,就像一条璀璨的光带划过车尾,辨识度非常高,也提升了整台车的科技感和高级感。
拉开车门坐进去,内饰给人的冲击力也很强。
现在流行大屏幕,但怎么把屏幕做得好看、好用,又不突兀,很考验功力。
星途ET5直接用了一整块贯穿式的三联屏,把液晶仪表、中控大屏和副驾驶娱乐屏整合到了一起。
具体来说,驾驶员看的是10.25英寸的仪表,信息清晰明了;中间是一块15.6英寸的超大中控屏,负责导航、娱乐和车辆设置;最右边还有一块12.3英寸的屏幕,专门给副驾驶的乘客用,可以看电影、听音乐,这样一来,司机和乘客就互不干扰,长途旅行的时候会惬意很多。
为了保证这三块大屏幕用起来不卡,它用的是高通骁龙8255芯片。
咱们对手机芯片可能比较熟,这块车规级芯片就相当于给车机系统装上了一个强劲的“大脑”,开机速度飞快,你用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点按,反应都非常跟手,体验感很好。
除了硬件,软件层面也下了功夫。
这台车深度整合了科大讯飞和DeepSeek这些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一套很聪明的语音交互系统。
它不只是一个你问它答的冰冷机器,而是能理解你的情绪,和你进行有感情的交流。
比如说,系统通过你的语气或者常用指令,判断你可能有点累了,它会主动问你要不要听点提神的音乐,或者打开窗户透透气。
这种主动关怀的能力,让它更像一个贴心的“出行伙伴”。
另外,车里的音响系统也很舍得下本,配了21个扬声器,支持全景声效果,甚至还能在车里实现无麦克风K歌,把车厢变成一个移动的私人娱乐空间,这些配置都大大提升了乘坐的舒适性和趣味性。
当然,作为一台新能源车,动力系统是大家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
星途ET5用的是一套增程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它主要靠电机驱动,车上还带了一台1.5T的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充电宝”一样,专门用来发电,给电池充电或者直接给电机供电。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首先,它解决了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没电了加油就行,长途出行完全没压力。
其次,在城市里日常通勤,它有165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这个数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上下班开个两三天是绰绰有余了,完全可以当做一台纯电车来用,使用成本很低。
这种既能享受电车平顺安静的驾驶感受,又没有里程焦虑的动力形式,可以说是目前非常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个解决方案。
不过,如果说上面这些设计、内饰、智能交互还只是让星途ET5成为了一款“优秀”的车,那么它接下来要展示的,才是它真正想用来挑战同级别所有对手的“王牌”——那就是它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在发布会上,星途的负责人说得很直接,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把ET5打造成同级别里辅助驾驶能力最强的车型。
这底气从哪来?
就来自于它全球首次搭载了咱们中国本土科技公司地平线研发的征程6P芯片,并且深度融合了地平线最新的HSD智能驾驶方案。
这个HSD到底是什么来头?
咱们用大白话解释一下。
以前的很多辅助驾驶系统,工作起来有点像流水线,摄像头看到路况,把信息传给一个处理器,处理器分析完,再下指令给方向盘和刹车,这个过程分了好几步,中间有延迟,所以有时候你会觉得机器的反应有点慢,或者动作很僵硬,不够“老道”。
而地平线这套HSD系统,用的是一种叫“端到端”的架构。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顶级高手,他的眼睛看到情况,大脑和手脚几乎是同步做出反应,中间没有多余的思考环节,反应速度极快。
这就让车辆在处理紧急情况时,比如旁边有车突然切入,它的反应能比人更快、更准,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更厉害的是,这套系统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进化”的能力。
它不是简单地依靠工程师写好的代码来应对路况,而是通过一种类似人工智能进行自我对弈的方式,在虚拟世界里模拟了各种极端和复杂的驾驶场景,自己去摸索最优的驾驶策略。
这就好比一个新手司机,通过在模拟器里开了上亿公里的车,积累了海量的经验,最后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所以,当它真正上路时,无论是面对城市里复杂的十字路口、多出口的环岛,还是乡间没有清晰标线的小路,甚至是临时出现的施工路段,它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开起来的感觉非常平顺、自然,就像一个真人老司机在帮你开车一样。
正因为如此,很多提前体验过这套系统的人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说它开起来有种“丝滑松弛感”,甚至称之为“中国版的FSD”,这无疑是对它技术实力和用户体验的最高肯定。
这背后,不仅仅是星途ET5这款车的成功,更体现了中国本土科技企业在智能驾驶这个核心赛道上的崛起和强大实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