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灯光,油车时代的奥迪自称“灯厂”,多高傲啊,但现在新能源来了,灯这事成了全民运动,奥迪再想一枝独秀,估计得拿着手电筒站夜市门口了。高端玩家一出手,照明玩得就是眼花缭乱、氛围感拉满,不看你都对不起它那几个亿的研发费。好比全新ES8,灯光一整得,奥迪只能躲在角落,默默数自己的LED,打死都不吭声——毕竟玩灯谁不会?有钱的都会,没钱的连蜡烛都用不起。
灯厂这个名号,从前听着还挺洋气,现在嘛,随随便便一个新能源车都能给你整出“灯光行业天花板”,这天花板一层又一层,迟早得成灯塔,指引迷茫的有车青年走向诗和远方。你要不服?那总得服气ES8这灯光水平吧。日行灯玩腻了,非得搞个Double Dash双层设计,外层30道水晶切面,内层还藏着大概一堆非参数光学花纹,听着就高端,反正就是科学家才懂的东西。灯光一打出来,璀璨得跟KTV那大钻石一样,任你什么马路,秒变T台,连隔壁旺仔都不敢对视,比露天迪厅还闪耀,能直接把马路交警照得审美疲劳。
说是日间行车灯,但这场面,夜间出街都给人压力,一不小心别人以为你在办梦幻婚礼——奥迪看了都要失业。你要细数每颗灯珠,那也是作死行为,数完了估计太阳都要升起来了。换个角度看,哪怕坐在车顶,灯光也能给你瞬间P出自带美颜,一颗灯珠一份自信,比滤镜牛多了。
还嫌不够花样?那就看ES8那个选装的智能高清投影大灯HDPL,除了名字书写和阅读都挺累,亮度才是它的主要业务。近光可以把20米地面照得堪比大白天,275lx,说是行业最高,别的同类车企只能在黑夜里默默点蜡,谁叫人家投影能力天生自带托儿索技能,覆盖六车道,有光不愁。关键是这大灯还“聪明”,能同时监控500米外对向车辆、200米同向车辆、80米开外的人。最多还能识别七个遮蔽暗区,想偷摸过马路或者串个元宵,抱歉,聪明的大灯早已发现,无处遁形,比我妈发现我把家门钥匙丢了还快。
技术上的“聪明”,听起来特别牛,实际上就是数据多了、芯片快了、组合拳打得花了。只要舍得下料,没什么不会的。你说这灯是科技的结晶吧,除了用来催促同行自闭,也算给整个夜晚增添点不必要的复杂无用感。买个车,成了买个行走的夜市舞台灯光组,谁还不是个“灯王”?你要技术,那就来呀,灯珠堆个几百,算法加个几个亿,再配点“多传感器”,夜行星人都想上天当卫星了。但不管怎么整,最终还是要讲一个“仪式感”,要让上车的人觉得进了宇宙飞船,比地球上多数门面都高端。
仪式,仪式归仪式,但灯光一定要玩出“仪式感2.0”。比如,上车那一刻,地面上突然出现三套花式迎宾灯语加三种投影特效,节日再来个彩蛋,一顿光影拉满逼格,连步步高都自愧不如。每次开门,感觉都得穿西装打领带,反正不配合下这灯的贵气都嫌丢车的面子。你要觉得这仪式太“高”,放心,灯还会根据场合变换,光是给自己造势,也不用非得讲道理,卖个壳当气氛组就完事了。上市每逢佳节必有彩蛋,不整点新花样都对不起这个“天花板”的称号。
回到车尾。能把尾灯玩得如此细腻,不愧是“照明界奥斯卡”,整整用了600颗普通LED加480颗SuperRed超红LED,红得你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下了电竞馆,穿透力堪比救命恩人,纯粹不刺眼。它还不忘搭配缎光高亮饰条和拉丝金属,好家伙,既要闪又要高级,奢华摆到明处。以前农村晚上路口装个探照灯都能让人迷路,现在尾灯都快赶上舞台爆闪,哪还有人敢说这不是“赛博朋克”?在这红光闪闪下,连等红灯都惊艳一分钟,别人只是等信号灯,你是在等“天花板的灯光表演”。
玩灯这事,讲究从头到脚,ES8也不含糊。连反光镜都装了个“双侧AD小蓝灯”,辅助驾驶时悄然亮起,34颗灯珠细腻地表达你是“有辅助驾驶的高贵人士”。外面傻傻的一两颗灯珠只能算是亮睛,两串34颗才算是高端,走路都带邪气。别车进来,瞬间get你的豪华辅助,心生敬畏。要是灯珠不够多,怕是连隔壁小朋友都嫌寒碜。
车内径直玩“流光三叠”全动态氛围灯,总长近千厘米,直接环抱座舱、延伸到后备箱,油用到1600万色和16套主题。屏幕色彩还能跟灯光联动,什么浪漫邂逅、居家温馨,都能随时切换心情。上一秒还是寂寞的单人影,下一秒你可以搞成玫瑰红配粉紫,朋友来了甚至能凑成彩虹灯光版“家庭KTV”。生活本就苦涩,氛围不够就七彩,加一盏,硬把社交障碍调成疏离。车内外全灯光覆盖,哪怕你只是等红灯,都能通过自带光芒照亮人生路。不管你是谈恋爱还是吵架,灯光都能陪着你情绪起飞,气氛组的身份比任何星座还准。
当然,这一面“安全感爆棚”也被狠狠打上烙印,是不是安全,靠什么数——灯珠啊!路况怎么变,灯光自动调节,转弯都给你铺满车道。这样的大灯,叫同行都自闭,毕竟“跟灯光聊安全”,这台ES8总能比别人的车更懂你。说是智能,其实就是有钱能使灯发光。不信你去问奥迪,人家现在都在琢磨怎么玩才能卷过ES8,灯珠数都快数到天亮了,工程师暗地里哭一场,还不能让领导知道。
从安全到豪华,从科技到情感,灯光已然成了新能源车的灵魂。如果以前你买车主要看动力,现在估计只关心灯光够不够花,氛围强不强,自拍是不是比影棚好看。所谓“灯光天花板”,到底是谁的天花板?恐怕只有设计师和市场部知道,反正他们开心就好。别人卷动力,咱卷灯光,卷到最后,大家都成了灯泡下的尘埃,谁还记得曾经奥迪的“灯厂”荣光?
反正这年头,灯珠越多,爱越深,价越高,谁要是不配灯光都成了异类。夜晚出车,走的不是路,是光的赛道。路灯都得自卑一秒,马路上的车不是比速度,是比谁灯最大、花样最多。最终赢的也不是驾驶技术,而是灯光设计师,毕竟现在夜晚的主角,是谁能照亮一切,谁就能引领风骚。至于奥迪,估计也只能在角落里,怀念那个灯泡都能发大财的时代,顺便抱怨一下外面的灯珠为什么又多又亮——可惜时代变了,灯厂也得跟着潮流,卷到天花板上,等着掉下来那一刻,估计也只剩下自嘲:灯厂不如灯塔,打工不如发光。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