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话题特别热,就是那些原本只在山沟沟里撒野的硬派越野车,现在一个个都开始变得特别“聪明”了。
咱们以前一说起越野车,想到的就是方方正正、一身泥巴的硬汉形象,在城里开着嫌笨重,停车更是老大难。
可现在,情况好像不一样了。
就拿最近备受关注的猛士M817来说,这台车号称是“东方猛兽”,不仅样子够唬人,还装上了一颗来自华为的“超级大脑”,预售价格直接瞄着40万以上去了。
这就让很多人好奇了,一台越野车,又是军工背景,又是华为科技,它到底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真能让像路虎卫士那样的老牌劲旅感到紧张吗?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台车。
首先得说说这“猛士”的来头,它可不是个凭空冒出来的新品牌。
很多对军事装备有点了解的朋友一听这名字就懂了,它背后是东风汽车,而且继承的是正儿八经的军用车辆“东风猛士”的技术血统。
这意味着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这台车的底子,它的车身结构、底盘强度,都是按照非常严苛的标准来设计的,天生就带着一股子结实、耐用的劲儿。
这就好比一个练家子,从小蹲马步、练硬气功,根基打得非常扎实,不是花拳绣腿。
所以,在“硬”这个层面上,猛士M817可以说是有着天然的优势。
但是,光有硬朗的身体,在现在的汽车市场里已经不够了。
消费者越来越看重智能化和舒适性,谁也不想花几十万买一台开起来像拖拉机似的铁疙瘩。
这时候,猛士就做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选择,它找到了华为进行深度合作。
这次合作可不是简单地买个车机屏幕、装个导航那么简单,而是把华为最新的“乾崑”智能汽车方案几乎整个搬了过来。
这就形成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组合:一个是有着军工背景的“铁血硬汉”,一个是国内顶尖的科技巨头,两者结合,就成了“身体强壮、头脑聪明”的新物种。
这种组合拳一打出来,就让它在起跑线上跟很多传统越野车拉开了差距。
那么,这颗“华为大脑”到底给猛士M817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咱们挑几个跟咱们日常用车关系最密切的说。
首先是停车问题,这绝对是所有开大车的人心里的痛。
猛士M817搭载的华为智能驾驶系统里,有好几个功能就是专门解决这个痛点的。
比如“离车泊入”,你把车开到车位旁边,人下车,用手机一点,车自己就乖乖停进去了,再窄的车位也不怕开门蹭到旁边的车。
还有“代客泊车”,这个就更厉害了,你开车到商场地下车库入口,人直接下车去逛街,车子自己会在停车场里转悠,找到空位停好。
等你买完东西,在手机上召唤它,它又会自动开到你面前来接你。
对于猛士M817这样一台大尺寸的越野车来说,这些功能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真正解决了它在城市里使用的核心难题,让“大家伙”也能变得很方便。
再来说说安全,这是买车时最重要的考量之一。
猛士M817在这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前段时间,中汽中心对它进行了一项非常严苛的碰撞测试,这个测试场景模拟得极其极端。
先是让车辆高速通过一个障碍物,把底盘狠狠地磕一下,模拟在野外遇到石头托底的情况。
紧接着,这台受损的车要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向一辆停着的22吨重型卡车。
这还没完,后面还有一辆5吨重的卡车以同样的速度追尾撞上来。
这种“前后夹击”加“托底”的连环测试,标准远比国家规定要高得多,简直就是冲着把车压扁去的。
结果,猛士M817硬是扛住了,整个车身结构保持得很好,保证了车内人员的安全空间。
这就充分说明了它那个军工品质的底子有多硬,在关键时刻是真能指望得上的。
再加上华为那套全方位的防碰撞系统,能比驾驶员更早发现危险并采取措施,等于给行车安全上了双保险。
当然,作为一台越野车,它的看家本领不能丢。
但猛士M817在提升越野能力的同时,还干了一件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就是解决了大车在城市里不灵活的问题。
它有一项“独门绝技”,叫做后轮主动转向系统,而且转向角度能达到惊人的双向20度。
这有什么用呢?
在低速行驶,比如掉头或者转弯的时候,它的后轮可以跟前轮反方向转动。
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它的转弯半径只有5.2米。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数字没概念,我们举个例子,像本田思域那样的小轿车,转弯半径还要5.3米左右。
也就是说,猛士M817这个庞然大物,转弯的灵活性竟然超过了很多紧凑型轿车。
这意味着在狭窄的街道或者停车场里,别的大家伙需要来回倒腾好几把才能过去的地方,它可能一把就轻松搞定。
这就真正做到了“越野强悍,城市灵活”,把越野车和城市SUV的优点结合了起来。
有了这些本事,猛士M817自然就把目光投向了市场上的老牌强者,比如路虎卫士。
卫士在越野圈里的地位毋庸置疑,它有历史,有情怀,有强大的越野性能。
但是,时代在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
当下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比谁的爬坡能力更强,谁的涉水深度更深了。
卫士的强大,更多体现在纯粹的机械素质上,但在智能化、人机交互和城市便利性方面,它就显得有些传统了。
猛士M817的出现,就像是一个全能选手来挑战一个偏科生。
在野外,它能跟卫士掰掰手腕;回到城市,它又能提供卫士给不了的智能停车、灵活转向和无缝互联的座舱体验。
这种全场景的适应能力,正是它敢于叫板传统豪华品牌的底气所在,也确实让后者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这代表着中国汽车品牌正在用一种新的思路去参与竞争,不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利用我们在智能化领域的优势,去开创一个新的细分市场。
全部评论 (0)